首页 > 威海社会

矢志革命 舍家救国 ——“王氏十二姐妹”的代表林治橞

2022-04-08 编辑: 宋倩

      在血与火的战争中,胶东妇女积极投入抗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了抗战。以“王氏十二姐妹”为代表的胶东妇女历经磨难,不屈不挠,成为对敌斗争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为胶东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四”林治橞是“王氏十二姐妹”中的杰出代表,她矢志革命,勇于吃苦,善于联系群众。面对敌人,她临危不惧、殊死搏斗,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林治橞

      拒绝“包办”投身革命

      林治橞,女,1915年出生于山东省文登县城东关上台子街(现文城峰西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1岁进小学读书,16岁高小毕业,1934年考入文登中学。在中学只读了两年书,其父因逼她出嫁不成,便断绝了供她求学的经费,中止了她的学业。

      林治橞在少年时,其父曾给她定亲,对象是文城的邵波,后因邵家破产,其父毁约,又将她许给了架子山的毕务滋。

      林治橞在文登中学读书时看过一些进步书籍,与进步同学来往密切,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她坚决反对父亲为她包办的婚姻,采取各种办法进行抵制和斗争,使婚期拖了半年之久。她公开指责父亲欺贫爱富,遭到了父亲的痛骂。

      1937年1月,其父不顾林治橞的反对,强迫她与毕务滋结了婚。林治橞婚后不到一个月就离开了婆家,到南马村担任了小学教师。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胶东地区无数的知识分子、文化人、青年学生,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毅然投入到火热的战斗生活中。

      1937年底,胶东党组织领导的天福山起义爆发后,林治橞从南马村回到了文登城。1938年初,在母亲的帮助下,她突破重重阻力,逃离了家乡。就是在1938年1月20日这一天,12位不愿当亡国奴的女青年和受压迫的家庭妇女,不约而同地选择走出学校,离开家庭,到达文登大水泊报名参加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投身到抗日队伍中,她们就是“王氏十二姐妹”。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旗当时前来参军的女同志还有李淑媛(现名王达)、蔡玉君(现名王军)、王爽兰(现名王靖)。这几位女同志参加革命后,为了不连累家人,她们隐瞒身份,改名换姓,统一改姓“王”,按她们到达的时间先后,按报名顺序,而不论年龄大小排序号,又为了便于工作,分别叫王大、王二、王三,后来一直排到王十二,林治橞排号第四,即叫王四。

    

  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旗

      林治橞舍家参加抗日队伍后,给丈夫家书一封。信中开首写道:我要向你告辞了。我走后,望你不要伤心!望你答应我,国家为日本残害到如此地步,不停地骚扰,不知它何时太平,并且此事最危险不过,生死存亡难料,怎能让你等我归来。与君相约,若我一年不归,请你另选良缘匹配。

      “王四”大姐泼辣肯干

      在抗日救国形势鼓舞下,以“王氏十二姐妹”为代表的胶东妇女冲破陈旧的观念束缚,克服重重阻碍,舍弃温暖舒适的家庭生活,勇敢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动中,在部队里与男同志一样,站岗放哨、发动群众、行军作战,不怕流血流汗,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坚韧成长。

      “王氏十二姐妹”当时在胶东是比较出名的妇女干部,她们实际在一起生活和战斗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后跟随“三军”三路西上蓬黄掖地区,在艰苦环境中出生入死,出色地完成了宣传、民运、医务等各种工作任务,后来队伍不断扩大,又经几次合编,她们很快就分散在各个地区和单位。

      林治橞(王四)随“三军”三路由东海(现文登一带)转移到西海地区(现掖县一带),曾先后在文登、荣成、牟平、黄县、招远、掖县一带开展工作。

      为发动妇女抗日,她冒着生命危险,长期深入农村,走东家、串西家,挨门逐户宣传发动;组织妇救会,发动妇女走出家门,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由于她工作大胆泼辣,不怕吃苦受累,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战友们都称她“王四泼”。在部队里,王四的年龄比较大,她处处以老大姐的身份关心同志,战友们的衣服脏了她抢去洗,鞋子破了她帮忙补,同志们都很喜欢她,亲切地称她为“王四”大姐。

      临危不惧 战斗到底

      1939年下半年,林治橞调到胶东区党校学习。1939年12月10日,胶东党校和大众报社的200余人奉命转移,在掖县河南村被日军包围,为了掩护群众和战友们突围,党校校长李辰之、《大众报》社长阮志刚(即袁时若)英勇牺牲。

      

《大众报》(1940年)

      林治橞和战友们向外突围,走到村口,与敌人相遇,敌人一步步逼了上来,她临危不惧,一个箭步冲上去,与敌人搏斗,敌人见她是个女的,想活捉她。林治橞只有一个念头:同敌人血战到底,死也不当俘虏!她用尽全力和敌人搏斗,凶残的日军用刺刀刺破她的腹部。当增援部队赶到时,她已昏过去了。战友们在血地里齐声呼唤着她失声痛哭起来。

  

   河南战役遗址

      林治橞从昏迷中睁开眼睛,断断续续地说:“我……不行了,你们……好好干吧。”她睁大了眼睛,望着并肩战斗的战友,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林治橞参加革命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她的精神和意志却激励着她的亲属和朋友走上了革命征途。

     

 林治橞、毕务滋夫妇(画像)

      林治橞参加革命不久,便给公爹去信,告诉自己已献身了革命事业,早把生死置之度外,要他给儿子择妻另娶。其夫毕务滋得知后,于1938年10月抛弃了舒适的生活,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入伍半年就壮烈牺牲。1944年8月,其三妹林治华(现名林淑媛)为了继承其姐的遗志,参加了八路军。1946年,解放战争刚开始,其二妹林治桂也参加了革命。

      

1938年3月24日,林治橞手写的信件。

      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经受了战争的洗礼,胶东妇女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投身到对敌斗争的革命洪流中。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历经磨难,不屈不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在她们身上,既有胶东妇女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更体现了担当民族大义、富有家国情怀、勇于牺牲奉献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所经历的苦难、创造的业绩、付出的汗水和奉献的生命,是人们代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来源:中国共产党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