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威海18处集中监管仓常态化运行,进口非冷链货物实现“应管尽管”

2022-04-25 编辑: 仲鹤

      威海新闻网讯 电子元件、打印机滚轴、激光焊接机……4月24日,高新区进口非冷链货物集中监管仓内,又一批货物静置期满,经核酸检测合格后正式出仓。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8处进口非冷链货物集中监管仓投入使用运行,对进口非冷链货物实现“应管尽管”。

      “我市毗邻日韩,企业外贸进出口订单较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抓好集中监管仓建设管护十分重要,关系到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18处集中监管仓中,包括7个政府仓、4个港口仓、1个机场仓和6个企业仓,为“应管尽管”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确保“应管尽管”得以实现,我市成立非冷链集装箱货物专班,通过线上大数据筛查,确保进入威海境内的进口货物全部运至集中监管仓,实施静置期制度。连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深入一线监督指导,推动静置期制度严格落实到位。

      在高新区初村镇,高新区进口非冷链货物集中监管仓已达到高效运行状态。“集中监管仓内设有全方位监控,我们能够随时查看,第一时间矫正现场操作流程,确保不出问题。”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李天聪说。

      前不久投入使用的经开区集中监管仓同样一片繁忙。24日上午8时30分,一辆载有进口货物的货车缓缓驶入该仓。在此之前,企业已通过“山东进口高风险非冷链集装箱货物疫情防控管理系统”,提前填报货物品名、入仓时间、来源国家等信息,完成入仓报备预约手续。

      “最近的入仓货物量越来越大。”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刘华亭介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稳定,企业进出口业务量增大,每天有约15个标箱的货物消杀入库。货物经过10天静置,且核酸抽检结果呈阴性、出具出仓证明后,集中监管仓工作人员会及时告知企业,通过系统预约出仓时间。至此,货物方可流入市场。

      据介绍,所有从外地海关进入我市的进口货物,我市都将实施精准管控。对已经开具货物通关单(检验检疫证明)、消毒证明、核酸检测证明等材料,且经过10天以上静置的货物,我市不再进行集中监管;对没有相关证明的货物,未满静置期的进入集中监管仓管理;已超出静置期的,就地组织消杀和检测。分类监管既保证了进口货物的风险可控,又尽可能方便企业生产经营。

      “目前,全市累计有35万余件货物解除静置。随着更多货物从集中监管仓流入市场,静置期制度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将越来越小。”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正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入仓货物增长幅度等因素提前研判,采取加开集中监管仓、扩大仓储量等措施,为企业平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 通讯员 毕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