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街新闻

石岛这一组织获全国通报表扬

2022-05-07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全国总工会办公厅等四部门评选的“全国百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获奖名单新鲜出炉,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喜获通报表扬,当选第一批“全国百家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这也标志着石岛管理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大海航行靠舵手
  矛盾调处有“船长”

  港湾街道位于荣成市区南部,辖10个城市社区、3个村,常住人口7.5万人,外来流动人口4万余人,有近海捕捞渔船548艘,各类渔业、装卸公司230多家,餐饮、娱乐、旅店等沿街商铺2800多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渔船欠薪、码头装卸引起的劳资纠纷等信访问题随之而来,港湾街道办事处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近年来,以“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不出市、矛盾不上交”为目标,在各方力量扶持下培育了一批基层矛盾调解力量,港湾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

  港湾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的“主战场”就在港湾街道“老船长”劳动争议调解室(以下称“老船长”调解室)。

  调解室之所以取名为“老船长”,是因为“老船长”是从事海上作业多年、技术娴熟的渔船掌舵人,是使船平稳顺利运行的关键人物。“老船长”调解室是由街道联合领航人力资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成立之初的主要目的是调解渔业领域劳资纠纷,坚持的服务理念是调解依法合理,公平公正。

  构建网格体系
  搭建诉求有助的“暖心港湾”

  近年来,随着荣成市企业挂包服务和网格化治理体系的建设,港湾街道同步建立劳动调解网格,扩大覆盖面。在机关干部挂包服务企业和网格员、志愿者日常走访过程中发现的劳动争议纠纷,统一汇报到老船长调解室,老船长调解室安排15名人员每周轮流坐班,按照责任网格对纠纷分包进行处理,基本形成人人都是“信息采集员”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组织网格。

  建立劳动争议防调预警机制
  构筑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

  近年来,港湾街道通过老船长调解室,把影响劳动关系重大变化的问题作为预警的重点,从源头上维护务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通过落实预测、预报和防范等措施,对“老船长”调解室给出的预警信息,联合人社、公安等部门,每周对问题较多的企业进行现场走访排查,并建立黑名单机制,将问题较多的企业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有效排查了劳动争议隐患,及时化解了纠纷苗头。

  形成调解、就业、再就业的闭环
  打造一站式“暖心服务”

  “老船长”调解室与街道经贸办对接,定期获取企业用工信息,在帮助务工人员调解劳动纠纷的同时,主动将适合的工作推介给务工人员,并定期向用工单位了解务工人员工作情况,建立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两本台账,对企业反映较好的员工,如具有新的工作需求,“老船长”调解室将再次帮助推介工作,有效推动了用工环境和谐稳定发展。

  自2019年初成立至今,“老船长”调解室共受理船员与船东纠纷调解200多件,涉及人数400人,为船员追讨所欠薪资800多万元;受理码头装卸欠薪100余件,涉及人数300多人,追回工资30万元;受理周边企业欠薪40多件,涉及人数60多人,讨回工资大约5万元。

  作为街道辖区唯一一处“功能复合型”的调解室,街道与领航人力资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调解室工作人员既是调解员,也是职介人,满足当事人解决劳资纠纷之后迫切寻找新工作的需求,实现矛盾调解加工作介绍的“一条龙”服务。

  为扩大“老船长”调解室影响力,有效治理中介市场乱象,扭转渔业、装卸欠薪问题多发的现状,港湾街道成立大型公益性中介公司,并将公益性中介与“老船长”调解室合并办公,为来荣务工人员免费介绍工作。

  “老船长”调解室能啃“硬骨头”,善解“劳资难”;掌好“心中秤”,做好“职介人”;搭好“连接桥”,当好“中转站”。小小的一方调解室,已经成为街道劳动人事争议化解职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自调解室成立以来,与辖区60多家企业达成用人合作协议,帮助200余名社会各层人员找到合适的工作。规范行业秩序的同时也进一步压缩了“黑中介”等不法势力生存的土壤,为街道稳定做出卓越贡献。

  同时,依靠联动调解的工作模式,在多方力量共同努力之下,目前“老船长”调解室接处的调解案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6%,成为街道基层矛盾化解的“金字招牌”。(来源:港城石岛)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