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典型威海丨威海市胸科医院隔离病区医疗救治团队:与病魔搏斗的“白衣战士”

2022-05-11 编辑: 仲鹤

      进入5月,万物生机盎然,位于半山腰的威海市胸科医院北院区远离闹市,显得格外宁静。而一个多月前,这里展开了一场威海人与新冠肺炎的“零距离”战斗。

      发生本土疫情后,山东省、威海市卫健委立即抽调多批医务人员,前后共300余人加入了市胸科医院隔离病区医疗救治团队。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用精湛的医术和坚强的意志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专业团队快速组建 筑牢生命安全屏障

      早上7时,在市胸科医院门诊楼,臧玮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作为市胸科医院隔离病区医疗救治团队负责人,臧玮经常“复盘”与疫情作战的细节。

      3月7日发生本土疫情后,威海市胸科医院作为市级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承担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隔离救治任务,医院迅速开放8个普通病区、1个重症病区。与此同时,省卫健委从省级医院选派重症、院感、中医、儿科等医疗专家紧急驰援。市卫健各单位、各专业医务精英们也闻令而动,前来增援。

      专家到位,如何在短时间内让他们熟悉本土情况,发挥最大作用?臧玮和同事们反复研究。“我们安排了本院的骨干医生和驰援医生互相搭配,这样有利于他们尽快熟悉情况。”臧玮说,近两年在救治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患者中,他们总结了很多宝贵经验,在此次救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救治团队确定了一套科学精准的治疗流程,在省级专家组的现场指挥下,所有专家每天参与查房,详细了解每名患者的个体特征、病史,按照“一人一策”研制治疗方案。

      方舱内精准管理 医护人员“零感染”

      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力度强,隐匿性大。短短7天时间,市胸科医院9个隔离病区全部启用,近300名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轮班上阵。

      “团队中有132名党员、13名入党积极分子、100名共青团员。”臧玮说,他们中有的人还多次支援、连续作战。

      隔离病区收治的都是确诊病人,感染风险大,工作强度高,心理压力大。为了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市胸科医院隔离病区医疗救治团队制定出一套严苛的管理制度。从医疗救治病房到重症监护病房,从PCR实验室到隔离酒店,从院感防控、清洁消毒到医疗废物收集、后勤保障,每个岗位都分工明确。

      “医护人员只要进入方舱,6个小时之内不能吃东西、喝水,尽量不上厕所,穿尿不湿应急。”臧玮说,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自身安全。

      为了减轻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市胸科医院还安排了相关的心理疏导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和大家谈心、疏导压力。

      舍小家顾大家 危难关头冲在一线

      “每当患者问我啥时候能出院?我总回答,看到曙光了,胜利就在前方。我们有这么强大的国家,有什么理由不相信,胜利就在前方呢?”救治团队成员张冰习惯用日记记录一线医务人员的忙碌。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很多感人故事。

      无法回家探望家人,离开刚断奶的孩子,把上网课的孩子托付给老人……在危险和挑战面前,市胸科医院隔离病区医疗救治团队的医护人员个个变成了“战士”,舍小家为大家,危难关头冲在一线。

      作为市胸科医院隔离病区统筹院感防控工作的负责人,疫情发生后,已连续工作多日的市胸科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王晓霞再次挺身而出。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的颈椎病犯了,疼痛难忍,但短暂休整后,她立即重新回到一线。

      此次战疫中,医护人员平均年龄30多岁,青年医务人员成为先锋队和主力军,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贾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