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权威发布丨非法集资、养老诈骗怎么防?威海公安发布重要提醒

2022-05-13 编辑: 仲鹤

      威海新闻网讯 5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肖超,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政委孙光明向大家介绍2021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在日报社新闻大厦11楼融媒体演播厅举行

      2021年以来,我市公安机关创造性开展了打击涉税犯罪的“磐石行动”、打击传销违法犯罪的“除斑行动”,成功侦办了“2.22”全国首起自然人代开虚开发票案、“1.21”特大骗取贷款案、“4.27”全省首起为跨境赌博提供服务的汇兑型地下钱庄案等重特大案件,共立经济案件219起,破案12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5人,为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平稳和经济形势稳定向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21年,全市经济犯罪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涉众型经济犯罪依然较为突出。去年以来全市非法集资、传销共计立案67起,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56人。非法集资案件本地源发性案件仅1起,其他均为输入性案件,主要集中在投资、理财类、P2P案、区块链虚拟币、养老领域、私募基金等领域。

      非法金融活动经济犯罪风险逐步积聚。去年共立贷款诈骗案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这类案件多钻政策漏洞,作案方法隐蔽、涉及人员众多、地域广,部分案件出现集团化、网络化特征。地下钱庄案件与其他类型的犯罪相互交织,成为转移赃款的通道,严重地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

      危害税收征管类犯罪严峻复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犯罪一直是涉税领域犯罪的主要形式。去年在这一领域立案19起,抓获嫌疑人30人,涉案金额37.8亿元。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出现新形式,比如通过互联网购买设备材料,制造假发票直接出售给单位报销人员等,需要引起大家的高度警惕。

      商贸领域经济犯罪风险不断凸显。在商贸领域犯罪方面,2021年,全市共立案77起,其中合同诈骗案件10起,职务侵占案件26起,挪用资金案件12起。在商贸领域犯罪方面,合同诈骗犯罪手段多样,手法更趋隐蔽,部分案件中,不法分子利用国企背景,虚设交易环节,签订阴阳合同,实施诈骗犯罪。在涉企犯罪案件中,不法分子常利用市场主体在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和漏洞,有的利用虚假、虚开发票入账报销的方式侵占公司资产,有的利用职务便利私自收取货款,有的甚至私自出售公司财物将货款据为己有。

      下步,全市公安机关将把主动打击、主动防范、主动治理贯穿公安经侦工作的全过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打好打赢护航发展的持久战。对重点领域的突出经济犯罪实施纵深、集约、精准打击,摧毁跨区域犯罪产业链条。全面推进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赃款的专项行动,积极发挥“警汇数据合成实验室”独特的资源优势,严打源头性犯罪组织,有效阻断非法资金流转通道。常态化开展打击涉税犯罪专项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证券违法犯罪活动。

      打好打赢服务民生的攻坚战。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加强对多发性、新类型合同诈骗和职务类犯罪的打击。持续推进非法传销社区防控体系建设。

      打好打赢化解风险的主动战。按照“化解存量、遏制增量、防范风险”的思路,加快非法集资现侦案件办理速度和质量。深入细致开展涉众型经济犯罪积案化解工作,力争全面掌握本区域风险案件、风险主体、风险事件。

      打好打赢宣传防范的阵地战。建立经济犯罪预警防范工作机制,靶向帮助企业查找漏洞、规范管理。拓展宣传渠道,提高全民防范经济犯罪的能力、意识。持续推进非法传销、非法集资“零发案”辖区创建。

      【相关链接】

      当遇到以非法金融活动形式进行的非法集资,民众如何识别和预防上当?

      ●当遇到个人或机构兜售理财、保险等金融产品时,要充分认识、了解相关机构的性质和功能是否经相关部门许可,仔细阅读相关合同条款,不要轻信代理人口头宣传。

      ●要清楚自己是否具备投资金融产品的知识和水平,正确地判断自己的抗风险能力,不被所谓的保本高返利、高回报所诱惑。

      老年人如何防范非法集资陷阱?

      ●老年人面对高额回报的宣传时,不要轻信,投资前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一定要和子女或朋友商议沟通,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建议老年人将积蓄、闲余资金主要以定期、活期存款形式放在正规商业银行,也可以适当购买国债、银行理财产品等,通过利息、理财收益保值增值,为晚年生活提供保障。

      出租房屋时怎样甄别传销人员?

      ●高度关注外地户籍人员及其职业身份。聚集式传销人员大多来自外省和省内其他地市。传销分子大多无正当职业,没有合理居住理由。

      ●要关注房屋日常活动。涉嫌传销人员的出租房屋内经常有陌生人串门,有多人聚集,实际是在对新人洗脑。

      ●要关注房屋人员变动。涉嫌传销的出租房屋大多是多人混居,居住人员关系复杂,隔三差五有人带行李进出。

      签合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防止被骗?

      ●在合同签订前或交付货物之前,对买方的资信程度,厂况等基本情况作必要的调查,不要盲目签订合同或交付货物。

      ●对于一些以高额利润回报或者以先付部分货款等条件优惠让利较大的情况,签订合同时应仔细分析,不要轻信和贪利,以免上当受骗。

      ●一旦发现企业有被骗的苗头,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付宇婷/文 毕钰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