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雷锋志愿服务

杨国利:板凳上的温暖人生

2022-05-18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对于普通人,走路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而荣成市石岛管理区宁津街道所后卢家村的杨国利,却只能以板凳代腿,“走”了60多年。
  杨国利年幼时就双腿萎缩,虽身有残疾,但他不曾颓废,依旧以乐观的心态,自立助人,生活得丰富多彩,走出了一条令人敬佩感动的人生路。
  年幼患病导致双腿萎缩
  杨国利住在村委会旁边的一处小卖部里,这里是他的事业,也是他的家。小卖部是一个仓库改建的,缺少采光的大窗户,里面光线相对较暗。5月16日下午,记者到访时,杨国利正独自一人坐在床上,床头打着日光灯,他戴着老花镜,一手捏着针线,一手端着外套的袖子,在磨坏的部位上打着补丁。
  “我和普通人不一样,走路的时候得用手按着凳子,所以袖子这个部位容易磨坏,几乎所有的衣服都缝补过。”杨国利比较健谈,对于自己的身体情况丝毫没有避讳。由于双腿萎缩,年近七旬的杨国利看起来比较矮小,头发已经花白,和蔼的面庞上挂满了笑容。
  走路时,杨国利双手分别握住两只小木板凳的边缘,一只胳膊肘靠着小板凳撑起身体,另一只胳膊抬起,带动另一只小板凳往前移,身子再跟上去。他行动敏捷,一系列动作连贯自然,两只小板凳就像他的两条腿一样。
  杨国利身体上的残疾并不是天生的。5岁时,他生了一场病,因家里贫困,没钱治疗导致双腿萎缩,不能行走。但杨国利并没有自暴自弃,从小就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变得越发自立。初时,他用蒲团辅助行走,但蒲团容易磨损,手巧的他便自制了两只小板凳,以此代腿,这一“走”,就是60多年。
  在村里帮扶下当起“小老板”
  杨国利孤独半生,身体又有残疾,每月能领到一些生活补助,但他并没有因此懈怠,一直积极地想方设法做点事情,让自己能更好地融入周围的生活。
  杨国利自食其力的精神打动了村里人。年近40岁时,村集体将一处库房改造成小卖部无偿提供给他使用。他成了“小老板”,小卖部里还添置了木床,生活起居也在这里。
  2021年,村里开建暖心食堂,需要回收杨国利开小卖部的房屋,便在村里又给他找了一间更宽敞的库房,并找人替他做好刷墙、打地板、吊顶等,杨国利新的小卖部又开了起来。
  虽然小卖部经营了多年,但是货物种类较少,提供的服务有限,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村民们光顾小卖部,大多是为了“照顾”,每年能产生的收入非常有限。
  暖心食堂开业前夕,杨国利主动捐款50元,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事实上,每当村里有捐款活动,他都会主动参加。在村民眼中,杨国利是个有爱心的人。“咱没有太大的能力,捐一点也算个心意。”杨国利说。
  提到村集体,杨国利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这些年村里对我帮助很大,给我找地方开小卖部,还免我水电费。平时进货,我不方便搬东西,都是村民帮忙。门口垃圾桶要是满了,路过的村民就直接帮我倒了,我们村的人都太好了。”杨国利说。
  乐于助人也赢得大家庭的温暖
  杨国利始终笑对人生,也让他收获了“好人缘”。
  村民提到他时,常用的两个词是“聪明”“热心”。据村民们介绍,起初村里没有理发店,杨国利便购置了一套理发工具,自己琢磨着学会了手艺,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别的村民来也只收少量费用。村里谁家锁坏了或是需要配个钥匙,都会找他。农忙时期,杨国利免费制作花生夹子等工具给村民使用,村集体有啥工具出毛病了,他也主动帮忙修。杨国利心灵手巧、乐于助人,很受村民喜欢。
  就在记者和杨国利说话间,一名村民拎着一包冒着热气的包子走了进来。“国利呀,尝尝刚刚出锅的海菜包子,太鲜了。”来的村民叫杨广坤,今年已经70多岁,多年来经常到杨国利的小卖部串门送饭。而且在杨广坤的带动下,他女儿一家也经常给杨国利送饭、洗衣服。
  其他村民也时常给杨国利送饭,尤其是赶上谁家“改善生活”,都会给他端来一碗。
  近年来,在威海开展“信用+志愿”建设过程中,所后卢家村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或者帮扶他人,大家向善向上的行为更加自觉。杨国利既是受惠者也是施惠者,他更像一个精神符号,展现出“小村大爱”。(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志强 文/图 通讯员 史靖宇)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孙
复审:谭立勇
编辑:梁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