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荣成市召开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推介大会。这场推介会可谓“星光荟萃”,150多位中国500强企业、跨国公司、上市公司、行业领军企业、投融资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负责人亮相,通过线上推介发言的形式,发出来自荣成的诚挚邀请——“读懂荣成、爱上荣成、选择荣成”。
“云上”搭平台 产业龙头企业“组团”推介
拥有从近海生态养殖、远洋捕捞回运,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港口集散等全产业链;水产品产量连续40年位居全国县级首位;拥有荣成海带、伊可新、百合康、好当家、泰祥等中国驰名商标5个,先后荣获“中国海洋食品名城”“中国海带之都”等荣誉称号……大会上,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宣传片介绍了荣成市的产业优势,赢得嘉宾如潮掌声。
掌声蕴含着赞许和希冀。“今年,青岛啤酒荣成产业园将扩规模扩产能。”在推介会上,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投资管理总部部长曹水乐当起代言人,为荣成投资环境“点赞”。他坦言,荣成市海洋食品和农副产品种类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海洋食品名城”和“中国绿色食品城”,为企业提供了潜在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投资前景。
掌声饱含着深情和肯定。本次大会上,龙头企业纷纷“站台”,邀请更多企业加入产业集群“朋友圈”。“荣成海参养殖加工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显著。”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唐传勤言语中对荣成充满赞许。
作为全国第一家海参养殖产业上市公司,好当家深深扎根荣成。海参对水质要求较高,在“国家级海洋牧场”天海湾5万亩海参生长区,好当家实行“投苗不投饵”的围堰底播方式培育成品海参,使其在完全自然的环境中生长。得天独厚的养殖环境让企业健康可持续的产业模式成为现实。据统计,荣成市海参养殖年产量约3.15万吨,连续多年居山东省首位,占全国1/7左右。
现场,荣成市政府分管负责人面向众多企业和专家抛出“橄榄枝”。荣成有着“响当当”的海上捕捞规模,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船队就在荣成。这里还拥有全国第二个、北方唯一的沙窝岛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专业远洋渔船307艘,作业区域遍布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及5个国家专属经济区。
荣成市四通八达的冷链物流,让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更加“鲜活”。全市共有425家冷藏企业,冷藏库、冷风库576座,总库容237万吨,其中5万吨以上冷库15座、万吨以上90座。石岛冷链物流产业园的冷库总容量105万吨,是山东省最大的省级重点服务业园区,也是唯一的冷链物流园区,海洋冷链物流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2021年度“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名单。
在各位嘉宾的推介中,荣成市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的重点合作领域逐渐清晰——该产业大致细分为高端养殖产业、海带产业、海参产业、鲍鱼产业、鱿鱼产业、金枪鱼产业、冷冻调理食品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8个具体产业。
“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是荣成市的支柱产业,由一产养殖捕捞、二产精深加工、三产集散贸易构成,2021年全产业链产值达235亿元。我们诚挚欢迎企业家和精英们来荣投资兴业、扎根结果。”荣成市相关负责人说。
政企联手 “链长制”推动产业向纵深迈进
提及维生素AD制剂,很多人对“伊可新”并不陌生。这一“爆款”正是出自荣成的“老友”——达因药业。发言环节,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杰分享了一段背后的故事。
“2008年,公司启动了在荣成开发区的新厂区建设项目,荣成市委、市政府给予一系列的配套优惠政策支持和很多实实在在的帮助。”杨杰回忆,当时各部门纷纷靠上来为项目服务,主要领导更是多次到达因新厂区建设工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在达因新厂区现场办公的时间,比我这个在异地办公的总经理的时长都多。”
和达因一样,百合生物也经历过类似的“暖心时刻”。“公司成立第二年,一场突发的大火,烧毁了新建的软胶囊工厂。当时的荣成市领导说了一句让我们倍感暖心的话——‘没事,有政府’。”威海百合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丽娜忘不了,短短26天,一座崭新的生产工厂,在政府的帮助下拔地而起。目前这座工厂每年可为公司带来近1个亿的产值。
在这些故事中,足以看出荣成市对企业毫无保留的帮助和关切。鼓励和尊重,是这个城市对企业一贯的态度。
近日,荣成市委办、政府办联合印发《荣成市关心关爱企业家二十条措施(试行)》,让企业家“站C位”。其中一条明确提出,将邀请重点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负责人,重点产业项目投资人、高层次人才,参加或列席荣成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专题性、行业性会议,并安排在会场中间位置就座。
荣成对企业家的重视、对高质量发展的迫切,可见一斑。此外,荣成还在柔性引才机制上做出新探索,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荣归故里”计划的实施意见》,努力为“荣成在外、外地来荣、荣成本土”等人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本次产业推介会上,中国外运冷链物流基地项目、海藻健康产品研发项目、正一生物科技项目等13个项目现场签约,这正是荣成市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打造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优势产业集群的彰显。
荣昇可降解食品托盘项目,是签约的13个项目之一。该项目生产的产品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可为荣成海洋生物食品企业提供环保、安全的产品外包装。“现在很多荣成海洋生物食品企业产品的外包装从外地购进,该项目7月份投产后,可满足辖区企业需求,补上产业链短板。”荣成市非公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曲辰说。
今年以来,荣成市聚焦聚力“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海洋经济”,将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作为“5+2”七大产业链之一重点发展,建立以“链长制”为抓手的产业发展推进机制,深入实施企业固链、项目补链、招商延链、科技强链、服务稳链、政策助链六大行动,政企联手推动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向纵深迈进。
眼下,荣成持续支持引进深海装备化养殖、岸基工厂化养殖企业,推进养殖工船、深海网箱和现代养殖园区建设,加快抢占黄海冷水团资源,推动海水养殖由浅海向深海、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大力引进海洋生物医药企业,支持开展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加快海产品功能性成分提取精制、蛋白质高效利用等技术研发,做大海洋药品、海洋保健品、海藻生物制品市场份额,打造国内最大的海洋大健康产业基地。
此外,在重大战略平台的打造上,荣成将统筹推进国家渔港经济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农高区、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鲁商石岛渔港国际冷链产业园5大海洋园区基地融合发展,打造海洋生物产业发展国家级战略平台。
区位优势不断凸显、产业链愈发强健、政策保障更加完善……荣成凭借优质的资源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向外界传递着一个信息:这里的海洋生物食品及医药产业,未来可期。(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杜晓莹 于淑仪 通讯员 于淼/文 通讯员 赵海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