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2025年,威海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有望达17%

2022-05-20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杜晓莹 于淑仪 通讯员 朱红英)5月19日,市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威海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有关情况。《实施方案》明确,我市将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和区域化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到2025年,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有望达17%。

      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一级调研员宋华东介绍,《实施方案》提出,我市将重点围绕五大人群开展5项提升行动,即: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同时,实施4项重点工程,提高我市科普供给和科普服务能力。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实施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建设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广覆盖;实施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健全科普协调联动机制,着力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黄金期,我市教育主管部门计划通过利用好科普资源来助推“双减”,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办好中小学生科技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节赛活动,组织学生参加高校科学营、科学调查体验等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搭建成长平台。”市教育局副局长于明伟表示,为提升中小学生科学教育水平,我市将加强中小学科学课程体系建设、注重引导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联合育人计划等,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奠定人才基础。与此同时,科技教育教师培训力度也将加大。

      在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利用上,市教育局将与市科协持续推进“青少年科普报告百校行、希望行”等活动,并鼓励中小学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科学家、科技人才、科普工作者等担任科技辅导员,中小学也要积极“走出去”,组织学生到科技馆、科研院所、高校实验室等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研学活动。

      《实施方案》还明确了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的方法路径和目标任务。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孟艳玲介绍,将强化乡村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举办面向农民的技能培训、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力度,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培训高素质农民5000名以上。

      在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力量方面,《实施方案》提出,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专业社会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建好用好科技小院、星创天地、农科驿站、专家大院、院(校)地共建基地,并发挥好农业科技特派员指导作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田间学校等方式开展科技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我们将鼓励、引导、支持更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依托重大的科研基础设施、重点实验室等载体,建设开放的科普供给平台。”市科技局副局长姜新表示,将结合我市实际,支持有条件的科普教育基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海洋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研发领域开发科普展项,不断推动我市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