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区

经开区:从“养老”到“享老”,这里的“为老”服务幸福感满满

2022-05-22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经开区泊于镇依托辖区各项资源,坚持“为老”服务需求导向,在健康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健康养老服务资源聚集、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和智慧健康养老平台建设方面加大投入,打造出“一站式”线上服务平台,完善线下服务体系,开展医养结合服务,不断完善智慧健康养老生态建设,提高辖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互联网+”打出适老服务“组合拳”
  走进龙山湖智慧养老服务指挥中心,监控大屏上,实时显现着整个社区的老年人口数量、年龄分布、服务类型、服务内容等信息。屏幕上闪动着的小绿点,就是老人们当天预约的上门服务,有订餐、订保洁,每单服务完成后,屏幕上的点就会变成红色。
  “你好,我想下午2点洗澡。”5月12日上午9时,智慧养老服务热线接到来自家中条件有限、身体行动不便的温泉寨村70岁村民梁绍佳的电话,助浴服务是梁绍佳每周三的“必点菜单”,只需一个电话,“点单、接单、派单、结单”都可在综合智慧服务平台上完成。
  下午2时,龙山湖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人员准时将梁绍佳接到服务中心,放热水、试水温、准备好助浴椅、助浴、吹头发、刮胡子、剪指甲……一整套服务下来需要一个多小时,服务人员刘继宇就这样服务了梁绍佳两年。
  在泊于镇,已有4000余位老年人被纳入综合智慧服务平台,“老人们可以在龙山湖智慧养老中心以普惠性的价格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日间照料服务、短托服务、智慧养老服务、社区活动、医疗服务等优质舒适健康的养老服务。”龙山湖智慧养老中心负责人王晓艳说。
  为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打造“15分钟响应圈”,泊于镇在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智慧健康养老新模式,坚持“智慧互联、医养结合、普及普惠”的建设理念,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着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泊于镇已投资1077.48万元规划建设了1800平方米小型社区养老院,2020年12月投入运营,智慧养老服务热线总服务9826人次,累计为老人提供服务1.6万次,满意度达到95%以上。建设9间嵌入式养老机构、18张床位,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起居、生活照料、专业护理、康复理疗、精神文化服务,逐步构建功能完备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络,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助力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康养福地”答出医养结合“最优解”
  3月2日是泊于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第七团队乡医刘延庆上门巡诊的日子,早上7时多,刘延庆拿着药箱,来到龙山湖社区居民周景凤家中。60多岁的周景凤早些年因脑溢血后遗症导致腿脚不便,除了给其进行常规的血压、血糖检查外,刘延庆特意带了威海市中医院下发的艾灸包,为其进行艾灸体验。
  “施灸一般20分钟,这期间不要乱动。”刘延庆将艾灸包固定在周景凤的膝盖处叮嘱道。根据中医适宜技术惠民工程的要求,刘延庆借着巡诊的契机,积极推广艾灸技术,对群众免费开展艾灸体验服务,优先覆盖贫困人口、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众体验3次后,为其免费发放艾灸礼包。
  8点,刘延庆已巡诊完自己片区里十几户行动不便的老人,没来得及喝口水,又马不停蹄带着一摞健康档案随访表来到龙山湖社区14号楼的老年活动室,那里已有不少老人排起了长队。
  量血压、测心率、问诊……接近中午,等待集中免费筛查的队伍逐渐缩短,此时,刘延庆已经为100多位老人完成筛查。
  龙山湖社区老年人能享受到这样的服务得益于签约了家庭医生,在泊于镇,卫生院组建了8个家庭医生团队,为全镇8780名签约群众服务。泊于镇卫生院院长于志明表示:“医养结合把专业的医疗技术和先进设备与康复训练、日常饮食、生活养老等专业相融合,是健康养老的一种新模式。”
  如今,泊于镇联合辖区内卫生院探索开展医养结合项目,整合威海市中医院、国医养生院等医疗机构力量,在各村居16个卫生室为辖区老人开展服务,与此同时,为镇域所有60周岁以上老人购买“威你保”医疗保险,每年对所有65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体检,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常态化做好老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疾病诊治等服务,精心打造专业的医养业务体系、一体化医养管理体系、完整的医养服务体系,着力构建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来源:威海经区发布)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孙
复审:谭立勇
编辑:董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