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新区

高新区连续六年蝉联市级优秀单位

2022-05-27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近日,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表彰2021年度工作优秀单位的决定》,高新区以四区第一的好成绩,荣获全市2021年度工作优秀单位,这也是高新区连续六年蝉联该项荣誉。
  在七项工作先进单位单项奖中,高新区荣获新旧动能转换、双招双引对外开放、突破先进制造业、乡村振兴战略等四项单项奖。十个区直部门中,承担考核指标总成绩名列开发区组第一名9个、第二名1个,创造了建区以来最好成绩。
  加大科技投入激发创新活力
  科技催生动能,创新激发活力。近年来,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明专利、高端人才等数量得到大幅增长,在全省开发区均进入前十。
  2020年,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24.18亿元、R&D投入强度达到5.55%,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占比54.4%,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266.37人。
  在技术合同成交额和技术交易额方面,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28.12亿元,技术交易额完成值14967.01万元。科技型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2021年,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1家,同比增长39%;科技型中小企业388家,同比增长42.6%。
  打造专业团队 精准招商“加速度”
  精准、专业,一直是高新区招商团队创造“威海传奇”“高新速度”的“法宝”。2021年,全年到账外资3.27亿美元,总量居全市首位,同比增长31.8%。
  一份份亮丽成绩单在高新区不断呈现:
  招大引强取得新突破,新引进总投资10亿元联想打印机、注册资金10亿元百度度小满金融科技总部等3个世界500强项目。
  全球打印机基地集聚成势,新引进2个世界500强,共集聚惠普、捷普、联想等4个世界500强,累计引进项目25个,总投资25亿美元。
  利用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利用外资1.46亿美元,总量全市首位,占全市制造业到资总额的44.7%,同比增长53.7%。
  创出一批先进经验,《要走的三星没走,没打算来的惠普来了》《怎样“攒”起一条千亿级产业链?》《威海火炬开发区多点发力打造全球打印机基地》等一系列报道,在国家级、省级媒体刊发。《威海高新区聚焦“三个专业”加快建设全球打印机基地》被省改革办列入山东省2021年地方改革案例20个改革案例之一推荐到中央改革办。《高区于变局中开新局打造全球打印机基地》被列入全市“学典型、促发展”比学赶超活动典型。《高区持续招大引强推进全球打印机基地开新局》被列入全市干部作风改进典型经验。
  壮大产业集群 隆起制造业“新高地”
  产业为王、项目为王,突破骨干企业、重点项目,一直是高新区秉承的发展理念。
  2021年,高新区共实施省、市级重点项目112个。其中,23个省级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64.7亿元,完成率185%;111个市级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25.2亿元,完成率154%。
  今年,高新区加快推进总投资255亿元的208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省、市级重点项目97个,总投资228亿元。新开工面积150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医疗器械、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制造业项目占比达86%。其中投资过10亿元的有威高疫苗一期、亿和精密、威高疫苗二期、恒山社区等5个项目。二季度集中开工产业项目13个,全部为今年新建制造业项目。计划下半年开工联想新工厂、亿和二期、好当家科技园等项目。
  在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府资金安排上,对年内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优先支持。2021年,高新医疗器械产业化及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等5个项目列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国家发改委审核清单,激光打印机基地、老旧小区改造等两个项目获批专项债1.6亿元;老旧小区改造东部片区项目、涝台河河口整治等4个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资金超1亿元。
  目前,高新区营业收入过百亿元企业有威高、迪尚、金猴3家,34家企业入选冲击新目标及后备库企业保持20%以上增长,33家企业列入市创新型企业。2021年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9家、省级瞪羚企业15家。
  此外,高新区不断发挥“1+4+N”平台体系作用。其中,工信部电子信息产品实验检测中心形成60大项、300小项的检测能力;威海神舟信息技术研究院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先进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中心积极争创国家级;山大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3.6万平方米主体已竣工;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获得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绩效评价优秀等次。威高集团、光威复材被认定为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光威户外获批全市首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区内企业创新平台已达到144家,其中国家级10家、省级51家、市级83家。
  强化智能改造。蓝海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双跨”平台;联桥集团、工信部威海研究中心获批国家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迪尚集团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的企业,渔翁信息入围国家级车联网项目;医疗器械产业园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卡尔电气、安柠科技公司获评省5G试点示范项目,天力电源等3家企业获市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全区共创建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4个,市级15个。
  对标考核标准 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
  因地制宜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高新区大力发展产业经济,补齐产业短板,取得四区第一好成绩。
  围绕西部环山路提升,2021年,高新区投资2000万元开展6.8公里的绿化美化工程,沿线同步推进7个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投资4000万元实现户户通、规模化供水、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污水治理四个全覆盖。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在上级奖励的基础上,区级最高奖励1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00%达到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上占80%,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代高效农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三项指标四区第一。
  强化创新机制,五大振兴全面发力。高新区公开招聘30名青年党员作为乡村振兴工作专员,其中16名专员选入支部班子,兴办农业项目42个,实现增收537万元;引进“乡村合伙人”5人,创办农业科技项目7个;聘任15名专家作为“乡村振兴特约顾问”,解决难题30多个。
  “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仍注意到短板弱项,民生保障基础相对薄弱。”高新区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高新区将全力打造“照单收、高兴办”服务品牌,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健全社区基层治理体制,统筹协调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情况、市级满意度调查等工作,不断提升居民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力开展老旧小区改造等精致城市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谢菁)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谭立勇
编辑: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