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风采

考前减压 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

2022-06-02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睡眠不好,吃饭没胃口,复习不下去,担心高考时发挥不好……高考在即,一些考生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如何破解这些心理问题,让考生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6月1日,记者采访威海一中心理与学法研究中心主任许斐,听她是怎么说的。

  面对焦虑要学会接纳和倾诉

  “每年一临近高考,总有一些考生的情绪不稳,担心考砸了怎么办。其中有的人表现比较着急,觉得怎么都快高考了好像还有很多内容没复习完,原先设定的目标总是达不到等等。”许斐告诉记者,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考生有一些担心、恐惧、焦虑情绪属正常,所以要学会与焦虑同行,接纳这些情绪。当感觉烦躁不安、静不下心来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谢谢你的陪伴,谢谢你的提醒,让我更认真地和去对待这次考试”。

  除了学会接纳,还要学会倾诉。这个时候,考生可以和父母、老师、朋友等比较信任的人讲出来,或者把这种感受写出来——我到底在担心些什么?我害怕的是什么?我为什么会这么慌?如果担心和害怕的事情真正发生了会怎样?“通过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内心的情绪表达出来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整理个人情绪的过程,这会让考生心中释然,产生‘原来如此’‘不过如此’等如释重负的感觉。”许斐说。

  巧用五个“一”合理减压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自己有效减压?许斐建议考生要拥有专属于自己的五个“一”:一句激励人心话、一首歌或者乐曲、一个温暖的画面、一件难忘的事、一个人。当考生产生焦虑和心理压力的时候,巧用这五个“一”,可以快速地找到积极的力量。

  “比如说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那就不妨听听音乐,音乐真的能瞬间击中人的心灵,我推荐听一听《土耳其进行曲》,或者莫扎特谱写的钢琴奏鸣曲等,这些曲子节奏明朗欢快,可以让人心态更积极向上,压力自然会减轻。”许斐说。

  缓解焦虑的另一个妙招就是让自己忙起来。许斐分析说,其实考生产生焦虑感主要还是因为心理不踏实,建议考生在剩下的这段时间里制定一些小计划,每天按部就班地完成些任务,使自己不要太放松。同时,还可以回归一些基本原理规律方面的知识,或者看一看以往整理的错题本,让每天过得充实一些,就不会那么焦虑。

  “考生产生焦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对自己的定位不准,这时他们如果把自己的这个目标定得过高,又总是期待用一个好成绩来证明自己,也会产生焦虑感,建议这类考生要面对现实,设立合理的目标,从而有效地化解焦虑。”许斐说。

  三招破解考场上的瞬时紧张

  除了考前紧张,考生在考场上也会遭遇瞬时紧张的状况。许斐建议考生这时候可以先用一、二分钟调整状态冷静下来,可以用前面提到的五个“一”进行调整,也可以通过深呼吸或者肌肉放松的方式进行调节。

  “面对考场上的瞬时紧张,考生可以做一些伸展性的动作。”许斐说,当考生把身体打开后,会有效缓解心里的焦虑,此外,采用想象放松法都是可以的。

  “采用深呼吸调节,就是慢慢吸气,然后气息下沉到腹部,腹部鼓起停留几秒钟,再慢慢呼气,虽然看似简单,但对调节瞬时紧张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始终是在气息上,这样可以重复3到5次。”

  所谓肌肉放松法,就是要握紧拳头或者绷紧脚尖,用力用力再用力,然后突然间放开,体会那种特别放松的感觉,这样重复做几次,也可以通过躯体的放松带动心理的放松。

  “考生也可以在内心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坚定地告诉自己‘我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可以的,加油!’等,从而达到快速排解紧张情绪的效果。”许斐说。(Hi威海客户端记者 董传葆)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