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镇域内两大“千亿级”产业园区和链条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新区初村镇坚持“一个统领”、把握“一项根本”、聚焦“一条主轴”、守好“一排底线”、打造“一组生态”、锻造“一支队伍”,聚焦“园区建设主阵地,产城融合示范区”目标定位,放大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推进精致化城乡统筹融合发展。







坚持“统领”,化目标为实践
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初村镇聚焦任务使命,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全市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推进大会、全区经济工作会等重点会议部署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击鼓催佂,制定“行动指南”,确定“五大保障”“五大突破”“五大提升”重点工作安排,铆足干劲、加快突破,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五大保障”即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区域和谐稳定保障、监督执行保障、项目建设保障、粮食安全保障;“五大突破”即棚户区改造突破、乡村振兴突破、农业社会化服务突破、高效经管突破、服务型政府突破;“五大提升”即宜居初村建设提升、信用体系治理提升、乡风文明提升、组织建设提升。“5+5+5”强保障、抓突破、促提升。

锚定“主轴”,保障项目建设
工业项目高质量发展是“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的“动力源”,初村镇聚焦“园区建设主阵地,产城融合示范区”目标,持之以恒保障项目建设。辖区内占地18平方公里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威高集团为龙头,已有40余家行业企业入驻并投产运营,品牌价值621亿元,两年蝉联全省制造业园区品牌第一名。占地10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已发展成拥有美国惠普、美国捷普、香港亿和、韩国大振、韩国奎科、新北洋、北洋集团、天力电源、海富光子、渔翁信息等龙头及高科技企业,产品涵盖12大类100多个品种,形成了以高端打印及扫描设备、物联网、信息安全及高端软件三大类产品为主导的产品产业体系。美国惠普、美国捷普、联想图像等4个“世界500强”企业及威高集团、香港亿和等170多家大型工业企业汇集于此。

当前,初村镇正继续服务两大产业园区建设,聚焦项目建设,为蓝湾整治、奥兰多国际专科医院、双岛东路南延、埠前河整治等10多个工程项目以及威高疫苗、群力科技、合众创亚、天奥电气等20多个省级重点项目做好征地清障和项目服务工作,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为项目发展全面护航。
把握“根本”,居民安居乐业
新型城镇化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强有力的“助推器”。初村镇在高新区党工委管委领导和支持下,结合园区建设和发展需要,以大手笔、大投入、大精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投资70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以城市商品房标准建设西石岭岛子前社区、北店子社区、恒山社区、马山社区、千山社区等新型农村社区,走出一条“工业带动、富民强村”的新型城镇化路子。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坚持让“民意”说了算,让老百姓明明白白搬迁、主动配合搬迁。对原址回迁村庄,及时足额发放临时安置费;对异地回迁村庄,村民“拎包入住”。按照“让利与民”的原则,搬迁群众可按照居住房屋院落占地面积“全额”兑换楼房,并由村集体给予物业补贴,减轻后期生活压力。

回迁社区完全按照城市标准进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饮水、污水、供热全部接入市政主管网,同时周边还配套建设了省级标准化中学、小学以及威海中心医院科技城分院等教育、医疗配套设施以及毗邻3所高等高校,区位优势明显、生活十分便利。搬迁后的社区紧邻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和科技创新园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高等院校,不仅具有大量的用工需求,村民可以选择适合的工作岗位,每月可获得2000元—5000元不等的工资收入。目前,初村镇保障在建社区快速建设的同时,还对回迁上楼村同步进行村改居,实现“一步城市化”,幸福指数“爆棚”。
聚焦“统筹”,力促城乡融合
初村镇以建设精致化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为统领,务实推进精致农业发展、精美乡村建设、精细乡村治理、精准强村富民,着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实现新突破。

目前,初村镇毫不动摇抓牢安全生产,拿出管用举措保障粮食安全,重点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撂荒地整治、小麦“一喷三防”“三夏”粮食生产中发挥托底保障作用;注册“印记初村”农产品商标,依托威海职业学院电商学院等各类电商平台,建立农产品推广目录,将苹果、蜂蜜、红薯等农产品线上销售、直播带货,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初村镇属近郊乡镇,位置优越,辖区内西部环山路(高新区段)规划总里程10.6公里,北起初村镇北店子村,向南途经东石岭、辇子、纪家口子、莱山、佃里院、长夼等9个村,是高新区南部的交通主干线。初村镇坚持用“印记初村”的理念,以西部环山路为主线,三长线、初佃线等连村路为支线,以路为媒、串村成线,形成“串珠式”美丽乡村景观带、示范带,沿线打造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将实现全覆盖。目前,初村镇正在推进佃里院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西北道户外露营地、小产村民宿休闲区等乡村旅游景点建设,诺亚方舟水世界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力争在乡村旅游上实现新突破,通过周末近郊游、乡村亲子游等,大力培育新型的文旅消费增长点。

初村镇充分利用辖区工业园区、企业聚集优势,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农互促、城乡互补”的发展思路,采取“送岗进村”,引导工业企业用工时优先考虑农民;引进“乡村车间”10多处,两种带动方式共吸纳2000余名农村劳动力,年增加群众收入5000多万元,让村民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增收。
守好“底线”,护航发展安全
初村镇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维稳等工作。在疫情防控上,坚持外防输入、人物同防,对外来入威大货车,创新采取“信用亮牌”管理方式,实行全程闭环管理;对各村居核酸检测,全员培训上岗,既可以做信息录入员、也可以做核酸采集员,镇域内核酸采集可实现“全自主”,平急结合,提高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创新采用“评星定级”管理方式,依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镇域内企业进行风险评估,充分考虑安全隐患点、安全管理专业人员素养、安全防控预案等因素进行评星定级,个性化、差异化闭环管理,保障安全生产。
打造“生态”,营造最优办事环境

初村镇扎实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建立惠企便民“363”服务体系,通过人员整合、部门联动、平台下沉、智慧赋能等举措,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精诚”服务,组建“服务群众先锋队”“服务企业先锋队”“服务园区先锋队”“3”支惠企便民先锋队;推动“精准”服务,建立规划建设、项目征地、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便民服务、企业党建“6”张清单办理机制;实现“精细”服务,搭建“南部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园区企业服务站”“初村爱心企业联盟”“3”大服务平台。在初村,企业和群众“下单”,相应党员干部“接单”“抢单”正在成为行动自觉。
锻造“队伍”,扛牢肩上担子
初村镇将乡村治理作为“提神工程”来安排部署,下大力气抓好队伍建设,对村党支部实行分级管理,从“单一岗”拓展为“5级岗”,根据任职年限、年度考核、个人奖惩等情况,划分5个岗位级别,基本报酬与岗位级别挂钩,树立干多干少不一样的鲜明导向;对“第一书记”实行“擂台比武”,每季度进行述职打分;对乡村振兴专员,建立“3岗18级”晋升体系,薪酬系数与岗位等级挂钩。通过实行系统化培育,建立定期培训、上讲台等制度,切实提升履职本领;通过实行专职化管理,绘就履职尽责“流程图”,亮出为民办事“说明书”,实行“月记实、季通报、半年评估”,严格日常管理,强化实绩考核,激发干事活力。
初村镇将紧盯高新区党工委管委“1152”目标定位,坚定“走在前、开新局”信心决心,保持韧劲、耐力、定力,唯旗誓夺、事争一流,坚定方向、守正创新,牢牢把握“六个一”发展思路,有效运用“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担当实干、奋勇争先,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来源:初村家+)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孙 锋
复审:谭立勇
编辑:岳 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