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威海精致故事⑪丨主动“三包”!“雷锋巷”里好商家

2022-06-14 编辑: 宋倩

      

      时间:6月2日下午2时30分

      地点:大世界诚信街区

      6月2日下午2时30分,送走最后一桌客人,大世界快餐店老板娘李洪玲抄起扫帚朝门外走去,周边一片树叶、一个烟头也不放过。

      这两年,李洪玲有了见不得一点儿脏乱的“洁癖”。这种变化始于2019年,我市启动信用“五进”工程,在社区信用方面确定28个示范社区重点推进,大世界所在的环翠区鲸园街道北门外社区就是其中之一。

      信用之风吹来,社区顺势打造了“商居益家亲”品牌,与商户签订了文明诚信承诺书,建立了一套“诚信经营一条街”商户大数据库,商户主动“门前三包”就加诚信分,再根据积分评选诚信商户“红灰榜”。

      一开始,李洪玲没把诚信分放心上。但眼看着周围的环境干净了,邻居也都把桌椅收进店里了,对面的档口窗明几净,左邻右舍挂起了象征诚信指数的红灯笼,引得客人络绎不绝……这可把夹在中间冷冷清清的李洪玲急坏了。

      “喏,就是这。当时人家都挂着,就我家落后了。”李洪玲指着招牌右上方的大红灯笼感叹道。那时候,她去找五星级商户老钱玉米面店主李向前“取经”,得知主动进行“门前三包”、多参加志愿活动等可以得信用积分。

      那以后,李洪玲像变了一个人,先是撤掉了路边上的桌椅、更换了老的油烟机,更是当起了文明城市志愿者,“包办”周边卫生。终于,李洪玲的大世界快餐店上榜第二批“挂灯笼”名单。李洪玲因此也尝到了诚信的“甜头”,顾客越来越多。

      诚信不仅体现在环境中,更渗透在一点一滴中。商户王保成夫妇每周都为社区老人服务;商户郝忠堂20余年如一日坚持免费义剪;麻辣烫店主程琳每天都将店里剩余的新鲜蔬菜送给社区低保家庭……讲诚信、做好事成为了商户们的日常。

      李洪玲的故事,发生在威海许多商户、居民、村民的身上。四年来,各区市发布激励政策498项,积极打造红色信用银行、信用超市等“信易+”应用场景,使居民、商户切实享受到信用“红利”。

      信用,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看不见的管理者”。截至目前,“海贝分”各类加分信息突破100万条,其中志愿服务68.3万条,慈善捐助20.1万条,无偿献血19.2万条,贯穿公共秩序、基层治理等社会各领域,有效破解了社会问题“靠法律惩戒代价高、靠道德约束力度弱”的困局。

      大世界里发生的可喜改变,是我市持续深化“六治一网”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生动缩影。四年来,我市“六治融合一网联动、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助推精致城市建设”典型经验被评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十佳示范”,网格治理经验被中央政法委和省委政法委宣传推广,“信治”经验被确定为全省社会治理特色品牌。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威海之治”典型经验在全国、全省得到推广。

      记者跟随李洪玲来到不长的“雷锋巷”。她说,这里原来就是条无名巷,正是因为大家诚信友善、互敬互爱,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雷锋巷”。

      ■记者手记

      “信用+”激发社会治理新动能

      从“催着”搞卫生,到主动做好“门前三包”,大世界商户们的变化体现了我市诚信建设的“变迁”。

      四年来,我市将信用建设作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切入口,以“信用+”探索具有威海特色的治理之路。我市不断拓宽信用“五进”范围,围绕“海贝分”的推广应用,持续丰富“信用+”应用场景,“信易贷”“信易游”“信易购”“信易医”等新服务接连涌现,不断释放出信用惠民便民政策的叠加效应。

      “信治”只是社会治理的抓手之一,我市着力推行“六治一网”市域社会治理模式,政治(党建)引领、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信治激励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同时发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威海模式”。眼下,我市的“海贝分”应用范围正逐渐扩大,精致城市将继续向高效能治理迈进。(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艺嘉/文 朱春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