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环翠区“1+8+N”应急响应体系建设,环翠区鲸园街道以队伍充实、精准施训、实效服务、信用激励四个方面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支援队伍参与常态化工作新模式,以其独特优势推动社区治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多元力量充应急队伍
鲸园街道充分发挥居民基础好、志愿者多优势,持续壮大社区应急响应志愿小组队伍,根据社区需求,发布“1+8+N”应急响应小组牵头人“招募令”,截至目前,16个社区已组建“1+8+N”应急响应小组114支,成员1600余人,并由鲸园街道统筹指导、社区具体管理。同时,89个市区直单位、2300多名党员到社区报到,并根据自己专业特长加入到应急小组当中。
北门外社区进一步完善雷锋团管理,依据实际情况,设置了援建队、医护队、情导队、宣导队等8支队伍。
古陌社区召集250余名志愿者,并重新理顺成立了党员先锋、物资保障、环境保护、值守巡逻等9个小组,协助社区开展常态化服务。
精准施训提专业能力
为更好地帮助队伍成长,鲸园街道逐步探索“牵头人”培训计划和队伍成长计划,并通过公益创投模式,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治理。
针对“牵头人”
由鲸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牵头、专业社工授课,每周召开“牵头人”培训会,通过理论讲解、座谈交流、情景模拟等形式,提高“牵头人”带队伍的综合能力。5月29日,鲸园街道组织30名牵头人,开展社区应急响应志愿小组牵头人座谈会,详细解读“1+8+N”社区应急响应体系内涵、介绍牵头人成长路径等,共商社区治理的未来。
针对队伍
由社区党组织每半个月定期开展碰头会、交流会等,以线上线下方式提升队伍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6月6日,鲸园社区邀请各应急体系队伍队长、“双报到”单位等,召开“1+8+N”社区应急响应队伍“碰头会”,强调引导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性,商讨目前社区治理难题、应急队伍建设问题,共同推进社区应急响应长效机制建设。
平战转换显服务实效
鲸园街道“1+8+N”体系建设让多元志愿力量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既能在特殊时期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更能在平时融入社区,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建立“平时能储、用时能用”的专业力量,共同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全面提高社区治理韧性。
卡点值守、喊楼入户的鲸园社区“银发巡逻队”主动承担起社区安全检查、治安巡逻等工作,与社区联合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检查行动,深入辖区商户进行隐患排查,并提出整改意见、制作台账,持续跟踪回头看,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
积极卡点值守的东山社区“兵妈妈志愿服务队”高度关注辖区军人、老年人等群体需求,联合社区开展“巧手做鞋垫 文化进万家”传统手工鞋垫制作培训活动,并将成品用于八一慰军,引领温馨、和谐的社区新风尚。
信用激励促长效发展
为更好地凝聚队伍力量,调动服务积极性,鲸园街道出台《鲸园街道关于志愿服务信用激励方案》,通过“最威海是环翠”志愿服务平台,完善志愿服务程序,为小组成员累计服务时长,给予一定诚信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商品、服务等。同时,在信用礼遇超市中增设应急响应小组积分兑换点,实现以信促治。
以积分兑换服务为抓手,通过将志愿服务与信用有机融合,激发优秀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热情,推动发展社区应急长效机制。北门外社区发挥信用激励机制作用,为雷锋团成员颁发聘书、发放工作牌,并签订诚信契约书,助推“信用+契约化”管理。截至目前,已累计为无私奉献的36名志愿者发放诚信积分5000多分,增强归属感与仪式感。(来源:和谐鲸园)
多元力量充应急队伍
鲸园街道充分发挥居民基础好、志愿者多优势,持续壮大社区应急响应志愿小组队伍,根据社区需求,发布“1+8+N”应急响应小组牵头人“招募令”,截至目前,16个社区已组建“1+8+N”应急响应小组114支,成员1600余人,并由鲸园街道统筹指导、社区具体管理。同时,89个市区直单位、2300多名党员到社区报到,并根据自己专业特长加入到应急小组当中。

北门外社区进一步完善雷锋团管理,依据实际情况,设置了援建队、医护队、情导队、宣导队等8支队伍。

古陌社区召集250余名志愿者,并重新理顺成立了党员先锋、物资保障、环境保护、值守巡逻等9个小组,协助社区开展常态化服务。
精准施训提专业能力
为更好地帮助队伍成长,鲸园街道逐步探索“牵头人”培训计划和队伍成长计划,并通过公益创投模式,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治理。
针对“牵头人”
由鲸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牵头、专业社工授课,每周召开“牵头人”培训会,通过理论讲解、座谈交流、情景模拟等形式,提高“牵头人”带队伍的综合能力。5月29日,鲸园街道组织30名牵头人,开展社区应急响应志愿小组牵头人座谈会,详细解读“1+8+N”社区应急响应体系内涵、介绍牵头人成长路径等,共商社区治理的未来。

针对队伍
由社区党组织每半个月定期开展碰头会、交流会等,以线上线下方式提升队伍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6月6日,鲸园社区邀请各应急体系队伍队长、“双报到”单位等,召开“1+8+N”社区应急响应队伍“碰头会”,强调引导多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性,商讨目前社区治理难题、应急队伍建设问题,共同推进社区应急响应长效机制建设。

平战转换显服务实效
鲸园街道“1+8+N”体系建设让多元志愿力量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既能在特殊时期闻令而动、勇挑重担,更能在平时融入社区,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建立“平时能储、用时能用”的专业力量,共同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全面提高社区治理韧性。
卡点值守、喊楼入户的鲸园社区“银发巡逻队”主动承担起社区安全检查、治安巡逻等工作,与社区联合开展“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检查行动,深入辖区商户进行隐患排查,并提出整改意见、制作台账,持续跟踪回头看,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

积极卡点值守的东山社区“兵妈妈志愿服务队”高度关注辖区军人、老年人等群体需求,联合社区开展“巧手做鞋垫 文化进万家”传统手工鞋垫制作培训活动,并将成品用于八一慰军,引领温馨、和谐的社区新风尚。
信用激励促长效发展
为更好地凝聚队伍力量,调动服务积极性,鲸园街道出台《鲸园街道关于志愿服务信用激励方案》,通过“最威海是环翠”志愿服务平台,完善志愿服务程序,为小组成员累计服务时长,给予一定诚信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商品、服务等。同时,在信用礼遇超市中增设应急响应小组积分兑换点,实现以信促治。

以积分兑换服务为抓手,通过将志愿服务与信用有机融合,激发优秀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热情,推动发展社区应急长效机制。北门外社区发挥信用激励机制作用,为雷锋团成员颁发聘书、发放工作牌,并签订诚信契约书,助推“信用+契约化”管理。截至目前,已累计为无私奉献的36名志愿者发放诚信积分5000多分,增强归属感与仪式感。(来源:和谐鲸园)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佳琳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