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英雄的本色——一级战斗英雄王大伟

2022-06-20 编辑: 宋倩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先后参加过的大小战斗有100余次,立下了赫赫战功。抗战胜利后,他随部队转战东北,舍身忘死,为东北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他是一级战斗英雄王大伟。

            

 王大伟

      少年踏上革命征途

      王大伟,曾用名王先民,山东省威海市凤林村人。1918年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家庭。在本村高等小学毕业后,193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威海育华初级中学读书,在中学期间,他思想进步,积极参加学校师生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

      王大伟1936年中学毕业后,去青岛投奔亲戚徐业昌谋求职业。徐业昌是中共地下党员,公开身份是青岛顺兴路小学教员。当徐业昌因忙于党的工作不能去学校教课时,王大伟便主动提出为徐业昌代课。在徐业昌的帮助下,他接触到一些进步文化人士,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

     

 威海育华中学教学楼旧影

      王大伟为人淳朴诚实、谦虚好学,很受徐业昌的赞赏和喜爱。为了引导他尽快成长,徐业昌讲述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指导他阅读革命书籍。一年多时间,王大伟自学了《通俗辩证法讲话》《新哲学体系》《国家与革命》《中国革命问题》等书籍,提高了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积极参加青岛地区的抗日救亡活动,由一个忧国忧民的青年学生走上了革命征途。

      七七事变后,王大伟由青岛回到威海,1937年8月到济南参加了流亡学生会,准备参加战地服务团去延安,后因故未能成行。在日本侵略者对济南人民进行残酷地统治和血腥镇压时,王大伟不惧日军的追捕,不怕杀头,毅然加入抗日青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先后任小队长、中队长职务。不久,先锋队组织派他回威海担任联络工作。

      返乡组织抗日斗争

      王大伟回到威海后,很快与家乡的抗日救亡组织取得联系,着手计划组织文化救国团体。后来,因工作需要,当多数同志离开威海去文登时,王大伟受党组织委托,留在家乡继续进行扩大反日救亡组织工作。工作中,他反日救国态度坚决,积极组织活动,得到了组织和同志们的称赞。

      1937年12月,王大伟参加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先后任第一大队三中队政治助理员、政治指导员。1938年7月,王大伟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3月,王大伟被调入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支队二营任教导员。

      1940年9月,二支队派王大伟去晋东南抗大总校学习政治、军事知识。在校期间,他攻读了《政治经济学》《联共党史》《论政党》等革命书籍,做了大量的心得笔记。经过两年时间的学习,他的军事素质、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以及组织领导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曾三次被评为模范学员。

            

 抗大总校旧址——山西武乡县蟠龙村旧影。

      王大伟从晋东南抗大总校毕业后,1942年12月回到山东,被分配到胶东军区十七团二营担任教导员,后到胶东军区北海独立团政治处任主任和胶东军区回族政治部任副主任。从1942年到1945年8月,他带领部队转战胶东各地,同日伪军和敌军顽固派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

      做好部队思想政治工作

      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妄图独吞中国人民的抗日胜利果实,发动反人民的内战,加紧向东北运兵。为了保住抗战胜利果实,解放东三省各族人民,中共中央派出大批干部和部队进入东北。

     

 北上部队召开誓师大会

      按照上级指示精神,胶东军区所属部队奉调去东北。王大伟所在部队奉命于1945年11月挺进东北,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二师三十六团,王大伟任该团的政治委员,后任十二师政治部主任,部队参加了营口、沙岭等战斗。王大伟非常注意学习,他总是在处理完一天繁杂的事务后,利用夜间刻苦学习,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指挥作战的本领。

      王大伟是一位有着丰富政治工作经验的干部。那时,部队的大部分战士来自山东老根据地,有些战士听说家里分得了土地、房屋,过上了好日子,产生了思乡厌战、怕死、怕苦的思想。针对这些思想反映,王大伟抓紧进行教育,组织部队召开诉苦大会,让战士用自己遭受的苦难事实,来揭露敌军搜刮勒索、欺压百姓、扼杀革命的罪行,激发战士们的革命斗志和阶级觉悟,使其明白为谁打仗,为啥打仗。王大伟经常说,我们人民子弟兵就是要为解放全中国而战斗。他还说:要认清这场战争是敌军为了搞独裁而挑起来的,是他们首先向我们开枪。别看我们现在是“小米加步枪”,从长远看,胜利是属于人民的,即使我们在战争中牺牲了也是无上光荣的。

    

  1946年,辽东军区四纵十二师部分官兵合影。

      王大伟对战士们亲如手足,爱护干部胜过兄弟。战士不管遇到了什么困难,只要他知道了,都立即主动热情地帮助解决,赢得了干部、战士的欢迎和信赖。大家都赞扬他关心人、体贴人,是战士的知心人。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严肃认真、耐心细致的启发教育,使战士们明白了道理,坚定了胜利信心,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自己却因长期生活艰苦和作战劳累,孱弱的身体一直得不到恢复,因常年休息不好而患上神经衰弱。但他依然一声不哼地在坚持工作,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忘我的革命精神。

      转战东北舍身忘死

      王大伟对三十六团的思想建设付出了很多心血。三十六团后来能官兵一致,英勇奋战,屡建功勋,和王大伟行之有效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分不开的。

      1946年6月,内战爆发。11月,辽东军区四纵队十二师三十六团驻守在辽阳以东摩天岭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国民党军队突然向三十六团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三十六团在辽宁东南部的桓仁县沙尖子战斗中,担任阻击任务。由于敌强我弱,上级命令该团迅速撤退,在危急情况下,王大伟指挥部队阻击敌人,保证了团指挥部安全撤离。

      在指挥战斗中,王大伟身负重伤,仍坚持亲自上山观察地形。此时敌机由远而近向沙尖子山方向飞来,当敌机在上空盘旋侦察时,王大伟立即进行隐蔽,不幸误踏地雷,为东北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28岁。

      三十六团为怀念敬爱的政委,将王大伟烈士的遗体安葬在沙尖子山上。辽东军区在临江县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省军区陈云、肖华在讲话中号召全体指战员向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王大伟学习。

      愿烈士的功绩与沙尖子山长在,与浑江水共存。(来源:中国共产党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