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喜迎“七一”,让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6月20日,临港区蔄山镇西道头村驻村第一书记郭明利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外出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为助力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的翅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使村民不断增收致富,在小康路上能有更多可支配收入,享受新时代的社会红利,郭明利与西道头村党支部一班人将提高村民专业技术作为乡村振兴、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和乡村经济提质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并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扩大特色作物的种植面积,从而推动村民实现持续增收。
在威海市农业科学院的大力帮助下,郭明利和村干部带领部分村民们来到威海市农业科学院的试验农场,学习甘薯、苹果栽培新模式,并探讨研究新的培育方法。此外,市农科院还为西道头村援助脱毒甘薯种苗万余株,主要有烟薯25、威5、济薯25、丰收白等8个品种,有助于西道头村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一村一品的战略实施。
日前,威海市农业科学院安排高级农艺师薛玉平走进西道头村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做好果树、西瓜、大姜的夏季管理、土壤改良施肥等,并与种植大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提高专业技术,拓展种植品种。随着气温的升高,为抢抓季节时令,提高红薯产量,西道头村种植户通过“走出去”集中培训,统一学习栽培管理技术,实现品种优良化、管理科学化。“通过集中培训,能够实现种苗、栽培技术等进一步提升,探讨研究新的培育方向,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统一进行田间管理,有助于苗壮薯肥。”威海市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薛玉平表示。
威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技术人员日前还多次线上开展西瓜、大姜田间管理,夏耕备种,土壤改良,苹果、芋头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指导,宣传科学种田等农业生产知识。截至目前,已开展技术培训两场,发放技术资料50余份。随着村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西道头村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下一步,西道头村党支部将带领村民不断学习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扩大特色作物的种植规模,提升种植质量,打造良好口碑,形成品牌优势,持续推动村民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把科技助农的文章写在农村广茂的大地上。(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邹浩)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佳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使村民不断增收致富,在小康路上能有更多可支配收入,享受新时代的社会红利,郭明利与西道头村党支部一班人将提高村民专业技术作为乡村振兴、增加村民经济收入和乡村经济提质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并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扩大特色作物的种植面积,从而推动村民实现持续增收。

在威海市农业科学院的大力帮助下,郭明利和村干部带领部分村民们来到威海市农业科学院的试验农场,学习甘薯、苹果栽培新模式,并探讨研究新的培育方法。此外,市农科院还为西道头村援助脱毒甘薯种苗万余株,主要有烟薯25、威5、济薯25、丰收白等8个品种,有助于西道头村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一村一品的战略实施。
日前,威海市农业科学院安排高级农艺师薛玉平走进西道头村田间地头,指导村民做好果树、西瓜、大姜的夏季管理、土壤改良施肥等,并与种植大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提高专业技术,拓展种植品种。随着气温的升高,为抢抓季节时令,提高红薯产量,西道头村种植户通过“走出去”集中培训,统一学习栽培管理技术,实现品种优良化、管理科学化。“通过集中培训,能够实现种苗、栽培技术等进一步提升,探讨研究新的培育方向,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统一进行田间管理,有助于苗壮薯肥。”威海市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薛玉平表示。
威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技术人员日前还多次线上开展西瓜、大姜田间管理,夏耕备种,土壤改良,苹果、芋头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指导,宣传科学种田等农业生产知识。截至目前,已开展技术培训两场,发放技术资料50余份。随着村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西道头村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下一步,西道头村党支部将带领村民不断学习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扩大特色作物的种植规模,提升种植质量,打造良好口碑,形成品牌优势,持续推动村民增收致富,壮大集体经济,把科技助农的文章写在农村广茂的大地上。(Hi威海客户端通讯员 邹浩)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