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到2025年,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2022-06-24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沈道远)6月23日,市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日前出台的《威海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有关情况。据悉,到2025年我市将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建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00个,村内道路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农民群众对人居环境满意度显著提高。

      四大任务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市乡村振兴局常务副局长张辉说,新出台的《方案》提出了四大重点任务。具体为,巩固扩大农村“厕所革命”成果,长效管护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十四五”全市55%以上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到2025年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整体提升村容村貌,到2025年清洁村庄实现全覆盖,村内道路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精致农家·美丽庭院”建成率30%以上;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21-2025年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以上,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00个;积极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开展水美乡村建设试点,提升农村饮水标准,到2025年,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8%,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5%,农村规模化供水率达到85%。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四级调研员王大伟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分在整、七分在管”,我市将持续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夏、秋、冬战,稳妥有序解决影响村庄环境难题。同时,深入推进“信用进农村”工作,化风成俗,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变成组织农民、引导农民、教育农民的过程,通过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培养农民群众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不断完善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的威海经验。

      今年再完成137个村生活污水治理

      截至2021年,全市共完成946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希海说,2022年我市将再完成13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5月份,已有98个行政村开工建设,开工率71.53%;34个行政村完成治理,完工率24.82%。

      目前,我市正按照纳入污水管网、建设集中污水处理站、建设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集中拉运等4种治理方式,“一村一策”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完成治理的行政村,组织开展县级验收和市级核查,确保治理一个、合格一个。

      同时,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回头看”核查工作,对完成治理行政村开展全覆盖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工作台账,明确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实施挂账销号管理,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效果长久长效。

      改善提升农村群众饮水条件同样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重要内容。市水务局副局长高杨说,“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工程建设模式,优先利用已建水库、引调水等骨干工程作为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大力实施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

      对确无规模化供水条件的单村供水村庄,因地制宜开展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和提质升级,重点实施老旧供水管网和消毒净化设施更新改造,切实保障单村供水村庄饮水安全。

      我市还将创新农村供水工程运管机制,探索“县级专管机构直管到户”和“1+N”(县级专管机构+服务公司)模式。继续对农村供水薄弱地区、脱贫村庄、重点帮扶村庄及脱贫人口饮水情况实行动态监测,找准农村供水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建立问题台账,限时整改销号。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99%

      “近年来,我市累计实施农村改厕42.2万户、覆盖率达到94.8%,基本完成农村改厕工作,今后工作重心将由大规模改造转向后续管护,重点解决厕具维修、粪液清运等问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晓东说。

      各区市计划对前期未参加改厕现在有改厕需求的农户进行摸底调查,列入到我市“十四五”改厕计划,市级财政按照每户600元标准进行奖补。对已建成的122个改厕服务站健全完善管理制度,以区市为单位将辖区内多个改厕服务站交由服务质量好、服务效率高、服务口碑好的第三方进行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服务标准。

      在改厕工作推进过程中,探索推行政府定标准、农户自愿按标准改厕、政府验收合格后按规定补助到户的奖补模式,做到政策透明、工作透明、数量透明,让群众了解知晓改厕相关政策,提高群众参与度。

      梁晓东说,我市还将持续做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提高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2025年底前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可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持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每个村至少有1处集中存放点,探索厨余垃圾“餐前”和“餐后”细分、就地堆肥等模式,提高可回收物、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减少生活垃圾出村处理量。

      同时,抓好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强化对公厕、转运站、焚烧厂、填埋厂等环卫设施的日常管理,确保规范运行。每季度对全市生活垃圾管理情况进行暗访检查和实地抽查,根据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开展旱厕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等专项整治,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