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威海市按照省政府安委会2022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要求,紧紧围绕“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主题,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大检查、百日攻坚等行动,以“广培训、严执法、专业化、全覆盖”为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社会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宣教活动,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基层、到一线。
开展广培训行动,立足岗位见实效
强化常态化学习,通过专题研讨、巡回宣讲、培训辅导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集中学习《生命重于泰山》《红线》《企业安全生产典型做法专题片》等专题片1200余场次、参与63万余人次,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
面向全市各级机关党政领导干部及国有企业班子成员,广泛发放《全市党政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知识汇编》,开发微信学习考试平台,组织全市1.15万名党政领导干部参加了应急管理知识学习测试。
制定应急系统培训计划,邀请省市专家或业务骨干授课,在工贸、非煤矿山、危化品监管及应急预案编修、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防汛抗旱工作、森林消防技能培训等领域,每周组织一期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应急系统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技能。
采取“三常”(常讲、常研究、常督导)工作法,常态化、全方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推动“开工第一课”“晨会”等制度落实,常态化开展小班次培训,110余万人参加,破解一线人员习惯作业、心存侥幸等问题。
抓好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落实,组织收听收看“安全是一把手工程”云课堂等公开课以及“大家谈”“班组会”等学习活动2400余场、参与77万余人次,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开展安全生产“八抓二十项”创新举措培训学习,录制8部法律法规学习视频供企业学习,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总监参加专项考试,完成考试并成绩合格4500余人,抽考企业20家、员工204人,平均分90分。
组织参加全省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以赛代训、以赛促学,动员近101.7万人次参与答题活动,组队参加决赛获得三等奖。组织开展“新安法知多少”网络知识竞赛等系列宣教活动200余场、参与3.7万余人次,提升了全社会应急管理法治意识。
与威海市检察院建立协调机制,邀请检察院一同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深入做好“八抓二十项”创新举措和“行刑衔接”制度规定落实。创新开展示范式异地执法检查,聚焦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和冶金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成立4个执法组,每个执法组由2名不同区市的执法人员组成,采取“A+B查C+D”的形式,对全市开展示范式异地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真正做到问题隐患整改到位、违法行为处罚到位、处罚结果公示到位。安全生产月期间,各级应急系统共检查企业606家次,发现违法行为829项,立案处罚82件。
运用“威海应急”公众号平台持续推送警示教育案例,普及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提高企业员工和群众对事故的警惕意识。组织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专题展1800余场,促进广大企业深入剖析事故原因,深刻吸取教训。同时,利用我市事故案例,召开现场警示会议2次,切实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
曝光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被实行“一案双罚”的执法案例、安全生产行刑衔接的典型案例,以及因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典型案例32个,形成舆论声势。
开展专业化行动,提升素养防风险
组织开展“6·16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向广大市民发放应急安全知识手册、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明白纸、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等材料,并对防止火灾、触电等家庭安全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组织开展“阳光透明·公开入威”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周边企业职工、群众代表走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共同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积极培育应急文化,在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应急侠”形象作品,以“威海应急侠”动漫形象持续推出系列宣传片,以森林防火、安全宣传“五进”、防汛防台风等为主题,在各类媒体发布科普视频,讲解应急知识,普及安全常识,引起了广泛关注。深化与媒体合作,在威海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播放应急管理公益广告,提升宣传覆盖面。
开展“进门入户送安全”“安全志愿者在行动”等基层宣教活动3000余场次,制作公益广告、海报、短视频、提示音等近1.6万条,切实推动安全知识科普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组织应急安全科普作品征集展示活动,广泛征集优秀科普作品、新媒体作品以及顺口溜、儿歌作品和书画摄影作品,并将评选出优秀作品,通过市应急管理局政务新媒体和我市主流媒体、各种新媒体平台广泛播发,开展公益宣传教育。
组织各级各部门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大检查、百日攻坚有机结合,突出森林防火、海上安全、道路交通3个重点领域,覆盖建筑、危化品、非煤矿山、城镇燃气、消防等行业领域,按照真查、查全、查准、整改的工作要求,拉网式、起底式开展隐患排查,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弱项。
6月份以来,共派出检查组2050个,检查单位1.38万家,排查隐患6580项,已整改5911项,整改率89.8%。开展违规动火作业全面排查整治工作,按照抓彻底、长期抓的要求,组织全市全面排查涉及动火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场所及人员,严厉打击违规动火作业行为。截至目前,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527家、动火作业记录153项,查改问题隐患26项;排查大杂院式经营场所342处,发现隐患525项,已整改128项。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按照“单位自查、行业检查、综合检查”三个层次开展全市防汛检查,共检查各类场所301处,发现问题隐患78个,已完成整改75项,对正在整改的3项问题责任人3人紧盯整改。
下发了《关于建立安全生产督导通报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了督导通报工作机制,定期统计日常工作、专项治理、巡查督导情况“3张报表”,开展“督导巡查”,推广“典型经验”,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切实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在全市进一步营造抓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研究制定了《威海市安全生产分级督办制度》,建立起分级督办工作机制,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风险和突出问题的区市和部门,视情形进行提醒、督办、通报、约谈,推进工作有力有序开展。目前,下发提醒10余次、督办1次、通报2次。
立足我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际需要,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威海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同时,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督促各部门印发市级专项应急预案8个,完成文本编修29个。按照市级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组织开展市级专项应急预案演练5次。
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宣传活动,并督促企业在作业场所的重点岗位、重点部位、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举报奖励相关制度,列明举报方式和渠道,将有奖举报政策纳入企业内部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强化了一线人员监督举报作用发挥。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企业的安全发展理念树得更牢,人人关心安全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下一步,应急局将在“安全生产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切实夯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稳定的安全环境。(来源:威海应急)
开展广培训行动,立足岗位见实效
强化常态化学习,通过专题研讨、巡回宣讲、培训辅导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集中学习《生命重于泰山》《红线》《企业安全生产典型做法专题片》等专题片1200余场次、参与63万余人次,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
面向全市各级机关党政领导干部及国有企业班子成员,广泛发放《全市党政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知识汇编》,开发微信学习考试平台,组织全市1.15万名党政领导干部参加了应急管理知识学习测试。
制定应急系统培训计划,邀请省市专家或业务骨干授课,在工贸、非煤矿山、危化品监管及应急预案编修、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防汛抗旱工作、森林消防技能培训等领域,每周组织一期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广大应急系统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技能。
采取“三常”(常讲、常研究、常督导)工作法,常态化、全方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推动“开工第一课”“晨会”等制度落实,常态化开展小班次培训,110余万人参加,破解一线人员习惯作业、心存侥幸等问题。
抓好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落实,组织收听收看“安全是一把手工程”云课堂等公开课以及“大家谈”“班组会”等学习活动2400余场、参与77万余人次,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开展安全生产“八抓二十项”创新举措培训学习,录制8部法律法规学习视频供企业学习,组织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总监参加专项考试,完成考试并成绩合格4500余人,抽考企业20家、员工204人,平均分90分。
组织参加全省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以赛代训、以赛促学,动员近101.7万人次参与答题活动,组队参加决赛获得三等奖。组织开展“新安法知多少”网络知识竞赛等系列宣教活动200余场、参与3.7万余人次,提升了全社会应急管理法治意识。
开展严执法行动,打非治违强警示
与威海市检察院建立协调机制,邀请检察院一同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深入做好“八抓二十项”创新举措和“行刑衔接”制度规定落实。创新开展示范式异地执法检查,聚焦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和冶金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成立4个执法组,每个执法组由2名不同区市的执法人员组成,采取“A+B查C+D”的形式,对全市开展示范式异地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真正做到问题隐患整改到位、违法行为处罚到位、处罚结果公示到位。安全生产月期间,各级应急系统共检查企业606家次,发现违法行为829项,立案处罚82件。
运用“威海应急”公众号平台持续推送警示教育案例,普及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提高企业员工和群众对事故的警惕意识。组织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专题展1800余场,促进广大企业深入剖析事故原因,深刻吸取教训。同时,利用我市事故案例,召开现场警示会议2次,切实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
曝光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被实行“一案双罚”的执法案例、安全生产行刑衔接的典型案例,以及因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典型案例32个,形成舆论声势。
开展专业化行动,提升素养防风险
组织开展“6·16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向广大市民发放应急安全知识手册、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明白纸、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办法等材料,并对防止火灾、触电等家庭安全知识进行详细讲解。组织开展“阳光透明·公开入威”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周边企业职工、群众代表走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共同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积极培育应急文化,在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应急侠”形象作品,以“威海应急侠”动漫形象持续推出系列宣传片,以森林防火、安全宣传“五进”、防汛防台风等为主题,在各类媒体发布科普视频,讲解应急知识,普及安全常识,引起了广泛关注。深化与媒体合作,在威海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播放应急管理公益广告,提升宣传覆盖面。
开展“进门入户送安全”“安全志愿者在行动”等基层宣教活动3000余场次,制作公益广告、海报、短视频、提示音等近1.6万条,切实推动安全知识科普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组织应急安全科普作品征集展示活动,广泛征集优秀科普作品、新媒体作品以及顺口溜、儿歌作品和书画摄影作品,并将评选出优秀作品,通过市应急管理局政务新媒体和我市主流媒体、各种新媒体平台广泛播发,开展公益宣传教育。
开展全覆盖行动,广泛发动查隐患
组织各级各部门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大检查、百日攻坚有机结合,突出森林防火、海上安全、道路交通3个重点领域,覆盖建筑、危化品、非煤矿山、城镇燃气、消防等行业领域,按照真查、查全、查准、整改的工作要求,拉网式、起底式开展隐患排查,深入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弱项。
6月份以来,共派出检查组2050个,检查单位1.38万家,排查隐患6580项,已整改5911项,整改率89.8%。开展违规动火作业全面排查整治工作,按照抓彻底、长期抓的要求,组织全市全面排查涉及动火作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场所及人员,严厉打击违规动火作业行为。截至目前,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527家、动火作业记录153项,查改问题隐患26项;排查大杂院式经营场所342处,发现隐患525项,已整改128项。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按照“单位自查、行业检查、综合检查”三个层次开展全市防汛检查,共检查各类场所301处,发现问题隐患78个,已完成整改75项,对正在整改的3项问题责任人3人紧盯整改。
下发了《关于建立安全生产督导通报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了督导通报工作机制,定期统计日常工作、专项治理、巡查督导情况“3张报表”,开展“督导巡查”,推广“典型经验”,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切实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在全市进一步营造抓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研究制定了《威海市安全生产分级督办制度》,建立起分级督办工作机制,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风险和突出问题的区市和部门,视情形进行提醒、督办、通报、约谈,推进工作有力有序开展。目前,下发提醒10余次、督办1次、通报2次。
立足我市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际需要,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威海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同时,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督促各部门印发市级专项应急预案8个,完成文本编修29个。按照市级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计划,组织开展市级专项应急预案演练5次。
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宣传活动,并督促企业在作业场所的重点岗位、重点部位、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举报奖励相关制度,列明举报方式和渠道,将有奖举报政策纳入企业内部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强化了一线人员监督举报作用发挥。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企业的安全发展理念树得更牢,人人关心安全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下一步,应急局将在“安全生产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切实夯实企业主体责任,提高全民安全意识,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稳定的安全环境。(来源:威海应急)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蔡 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