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威海市党政考察团赴烟台青岛学习考察交流会引发热烈反响

2022-07-25 编辑: 仲鹤

      脚步坚定,信心满怀。7月23日下午,我市党政考察团从烟台、青岛归来,接续召开了学习考察交流会,传递出大抓经济的鲜明导向,在全市上下引发强烈反响。会后,各级各部门、各企业迅速行动起来,一边学懂弄通会议精神,一边及早谋划抓好落实。攻坚突破的场景,成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征程上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会议提出,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资源、集中政策,全力往产业、企业、项目和招商上靠。眼下,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从局长到科长,近30名“企业服务专员”活跃在市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会员企业当中,针对企业的问题和需求,将服务送上门,绝不让企业在土地、规划方面遇到“拦路虎”。

      “我们将继续依托与市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建立的‘三送一服一联’机制,发挥企业服务专员作用,企业有什么问题、我们就解决什么问题,企业有什么需求、我们就送上什么服务,全力以赴服务保障好企业发展。”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鞠云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各区市、开发区及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的要素支撑“一对一”“面对面”常态化沟通对接,在招商引资初始阶段就主动靠上参与项目包装、策划,全力做好项目落地和用地指标的服务保障。

      不论是产业、企业还是项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始终离不开“人”这个最关键的因素。7月24日,大会刚刚结束,市人社局工作人员迅速忙碌起来,邀请韩国嘉宾、跟踪即将签约落地的项目、联系山东籍留韩毕业生……为了8月初即将召开的第三届中韩(威海)人才交流合作大会,大家赶在周日,为最后的准备工作争分夺秒。

      根据会议部署,“强化融资、用工和人才要素保障”是我市下步重点工作之一,这让市人社局全体党员干部心中有了慢不得、等不起的紧迫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马绪福表示,一方面,瞄准企业用工保障,不断完善人社系统联系服务企业长效机制,动态开展重点企业用工需求调查,分区市、分专业举办“威来有你”等网络专场招聘活动,赴省外劳务合作基地招引人力资源,多措并举为企业提供招工服务。另一方面,瞄准人才要素保障,加大企业人才“引、育、留、用”政策供给,聚焦市外威海籍毕业生、驻威高校毕业生等三类群体,做优全员对接高校联络机制,举办“第二届高校学子威海行”“百日冲刺促就业”等系列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来威留威就业。

      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交流会上,十余家企业应邀与部门同台就座,威高、三角两家企业先于部门发言交流,会议的安排传递出重视、关注企业的明确导向,这也让海马集团董事长刘建威更加坚定了对发展的信心。

      眼下,海马集团科创纤维、环能方块两大技改项目陆续顺利投产,前者聚焦高端汽车用丝展开技术攻关,目前已应用于奥迪、奔驰、凯迪拉克等知名车企,前景十分广阔,后者则将实现年产1200万平方米环保节能方块地毯,两者能够每年新增2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历经一年半的探索,地毯行业龙头企业正迎来新的发展前景。

      “会议要求‘坚定不移把发展牢牢抓在手上’,对企业来说,创新是必要、也是最好的途径。海马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接下来的生产中将创新牢牢抓在手上,敢想敢干、锲而不舍。”刘建威表示,将以这两大技改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快企业创新,拓展产品市场,更多更好地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力争三年内“再造一个海马”,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为全市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不论是推动项目建设,还是深化为企服务,会上围绕高质量发展的每一项部署,都说到了山东亘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业军的心坎里。特别是有关平台建设和人才引进的安排部署,更令他对未来企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7月21日,我们和青岛科技大学围绕工艺绿色化、本质安全化、生产连续化、装备自动化、资源循环化的产业需求,签订了框架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我们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谭业军说,未来企业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着力打造一流的管理团队、一流的研发团队,计划到2025年,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00人以上,其中硕士及以上的人才占比达到60%以上。(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 张宇 通讯员 李泽/文 记者 杨正/图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