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聚焦

闻“汛”而动,时刻绷紧安全弦

2022-08-09 编辑: 宋倩

      8月8日本轮降雨如期而至,并将持续。此次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和城乡积涝等气象风险较高。为此,各级各部门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的安全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易积水路段预置强排水装备

      8日清晨,降雨还未开始,在文化路和福山路交叉口,大型铲车和强排水设施已待命。记者沿文化路、科技路、福山路等路段走访发现,这些路段的雨箅子已打开,并且插上了醒目的小彩旗标志,提醒路过的车辆。

      高新区建设局市政设施维护科副科长邱彬说,7日晚,他和同事们彻夜在应急值班室值班。8时许,强降雨到来后,他们又第一时间冒雨在辖区路段巡逻。

      市气象台的统计数据显示,8日8时至10时,高新区两个小时的降水量达到21.6毫米,是各区市最多的,但得益于准备充分,未出现明显积水路段。

      不仅是高新区,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我市已提前在环翠区百货大楼门口等易积水路段预置应急力量和强排水装备,强降雨到来后,做到第一时间抢排积水,确保城市安全正常运转。

      为应对大风影响,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持续对城区广告牌进行排查,对违法设置的广告牌立即拆除,对有破损、掉落迹象的广告牌通知业主进行加固。

      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各类风险隐患,8日,交警部门也联合住建等部门深入开展路面隐患排查工作,加强对重点时段和路段的巡逻防控,加大对积水和事故隐患路段道路通行情况的实时跟踪检查。

      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个排查

      8日下午,省自然资源厅、省应急管理厅、省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根据未来24小时降雨预报及前期实际降雨量分析,预计威海西南部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为黄色预警。

      8日16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联合市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指出我市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

      针对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连日来,全市各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对现有的20余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个排查,制定隐患点防灾预案,规范设置警示牌、避险逃生路线,并向隐患点周边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等。

      “我们持续加强与气象部门信息沟通和共享,建立会商机制,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技术支撑单位24小时在岗待命,全员整装待发;做好值班值守制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表示。

      各水库24小时不间断巡防

      8日上午9时许,雨下得越发急,在泊于水库坝后坡,几位“黑衣人”手里的动作也越来越快。

      他们是由泊于水库管理所所长申加松带队成立的“防汛突击队”。“突击队”的成员在7日晚接到强降雨预警后就开始对大坝、上下游河道等地不间断巡逻,一刻都不敢松懈。

      “防患于未然”是申加松和“防汛突击队”的责任使命,检查背水坡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查看大坝是否出现管涌、滑坡等险情……申加松和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刻也松懈不得”的理念。

      市水文中心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汛期以来,全市累计降水432.3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多29.8%,较多年同期偏多38.9%;今年以来,全市累计降水483.5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少20.6%,较多年同期偏多7.6%。

      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此轮强降雨期间,各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安全度汛。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强降雨期间,将加密巡查频次,尤其是头顶库、头顶坝、山洪灾害防御重点村、低洼易涝、河道堤防险工险段、穿堤建筑物等重点部位。

      同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发展变化,加密测报频次,滚动预报洪水过程,努力提高预报精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直达一线。(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 实习记者 员雯 唐涵琳/文 孙大伟 刘志鹏 杨正/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