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狂风暴雨中“逆流而上”,在水涨水落中“把脉”数据,他们预测着水势变化、见证着河水涨退,为防汛部门、社会公众提供实时水雨情信息,他们就是“威海水文人”。近日,新一轮强降雨来袭,让我们走近威海水文人,倾听他们守护河湖安澜的那些事儿。
郭培涛:发扬“钉子精神”的水文“老兵”
8月9日上午,乳山市龙角山水库,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风雨中观测水位,他叫郭培涛,在离家120多公里的防汛抗旱一线已奋战38年,可以称作是威海水文战线的“老黄牛”。
郭培涛为水文观测提供精确数据,分析发布洪水预报,为水利工程精准调度、水库削峰滞洪提供科学合理建议。龙角山水库位置偏远,条件艰苦,但于郭培涛而言,已然是家常便饭。38年,从青丝到白发,对水文的坚守,是他践行初心的最好诠释,也是服务群众的最美答卷。
风雨越大越冲锋在前,汛情越急越逆流而上,作为威海水文的一名“老兵”,郭培涛以勇于担当的敬业精神和精准测报的业务能力,以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成为大家比学赶超的榜样。
李文涛:一名“老水情”的责任与担当
8月9日,威海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作为威海市水文中心水情科科长,李文涛连续3天值班值守统筹协调科室工作:检查数据接收系统、雨水情报送系统、水文信息管理系统、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系统等业务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严密监控降雨情况,根据雨水情变化情况,分析河道、水库水情趋势,及时发布水情预报快讯……
一切工作有条不紊的背后,是李文涛“舍小家顾大家”的大义取舍。“作为一名老水情人,关键时刻就得顶得上。”李文涛简短的一句话说出了威海水文人的共同心声。
徐鑫:最忙时,两天三夜仅睡四五个小时
“江河水位的变化过程线,就是老百姓的生命安全线,水情信息服务必须跑在洪水的最前面!”城区水文中心徐鑫对这句话更有感触。
徐鑫的工作主要是降雨、流量、水位等实时观测和雨水情信息发布,尤其是米山水库、南圈水库、坤龙邢水库水位、蓄水量实时预报和洪水预报,更是与洪水赛跑。
既要提前预测预警,又要实时监测过程趋势留下宝贵资料,徐鑫深知肩上责任之重,应急测报Ⅳ级响应启动后,徐鑫几乎没合过眼,“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最忙的时候,我两天三夜仅睡四五个小时。”
李宪卿:闻“汛”而动,雨情就是命令
汛期是水文人最忙碌的时候,狂风骤雨时,一线测报水文人的身影格外美丽。
8月9日晚11时许,荣成市鲍村水文站,一名“90后”小伙正在风雨中监测雨量和水位,他就是荣成市水文中心的李宪卿。本轮降雨以来,李宪卿没睡过一个安稳觉,鲍村水文站河道监测断面属于山溪型河流水文监测断面,河源短,比降大。流域内突降暴雨时,洪水来临就在一瞬间,洪峰通过断面也是转瞬即逝,抢测洪峰判断洪峰难度较高。每逢降雨李宪卿及同事们都会及早着手准备好每一个流量测验设备,守在基本水尺断面,精准把握水位变化和洪峰过程,及时上报数据信息,容不得一点懈怠和走神,生怕错过流量变化过程。
李宪卿深知汛期水文工作的重要性,“日夜坚守是水文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是年轻人,更应该多干点!”话短定力足,年轻一代水文人踏实肯干的奉献精神,在李宪卿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吕丹宁:发布雨水情信息,忙得像陀螺
“雨情信息:8月8日8时至10日7时,全市平均降水量96.8(单位:毫米,下同)……”这是10日上午7时2分,值班一宿的威海市水文中心水情科吕丹宁在“威海水文气象信息服务”微信群里发布的雨水情信息。
山东省水文中心启动水文应急测报Ⅳ级响应后,吕丹宁便进入了“陀螺”状态:在微信群和短信平台发布雨水情信息,做好一份份水情预报、简报,对水文数据进行分析研判,为相关部门、社会公众提供实时水雨情信息,为各级各部门防汛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时刻,就得冲得上去。”这次防汛,与平时防汛工作没有啥不同,可对于吕丹宁而言,又有些不一样,因为眼下正是爱人的预产期,不能陪伴左右,心里难免有些愧疚。
风里雨里,察云知雨,把脉江河,砥砺前行。他们是所有威海水文人的缩影,也是威海市水文中心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的生动写照。入汛以来,威海市水文中心时刻绷紧防汛减灾之弦不放松,坚持“两个至上”理念贯穿水文监测全过程,坚持严字当头和统一调度,守好防汛减灾的“前沿阵地”,全力以赴打好安全度汛这场硬仗,推动水文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来源:威海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