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军政双全的优秀指挥员——胶东军区战斗英雄王道廉

2022-08-19 编辑: 宋倩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那些惊心动魄的过往,那些可敬可畏的场景,那些引人追忆的人物,悄然印上了岁月的痕迹。有这样一位军政双全的优秀指挥员,在他8年军旅生涯中,6次负伤,6次重返前线。他就是胶东军区战斗英雄王道廉。

   

   王道廉(画像)

      热血少年赴戎机

      王道廉,1922年生于山东省文登县西北岔村一户农民家庭。王道廉兄弟2人尚且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竭力支撑着门户,不仅生活艰辛,还常遭别人的白眼。

      王道廉生性聪慧,从小懂得体贴母亲的辛酸,六七岁时就开始上山拾柴,帮助母亲干些零活。母亲节衣缩食,千方百计借钱供他上学,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家庭的不幸遭遇和清贫的生活,使王道廉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德和倔强不屈的性格。有一次在学校里,富家子弟寻衅滋事,欺负穷孩子,老师偏袒富家子弟的做法激怒了王道廉,他为穷人家的孩子据理抗争。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王道廉逐渐长成一个懂事明理的热血男儿。在他读高级小学的时候,家乡发生了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一一·四”农民武装暴动。这场暴动虽然因军阀韩复榘的血腥镇压失败了,却点燃了埋藏在王道廉心底的希望之光,一个为穷苦人争气的朦胧抱负在他心田涌动。从此,他白天在学校刻苦读书,晚上到村里的武术房拜师学武,课余时间,就拉开架式,一招一式地苦练武艺。

   

   “一一·四”暴动指挥部旧址——昆嵛山无染寺

      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在文登县天福山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抗日的烽火很快燃到天福山附近的西北岔村,王道廉深受鼓舞,他从人民抗日子弟兵身上看到了民族的希望,决心跟着共产党,打败日本侵略者。因年纪小,不能参军,就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群众武装自卫团,站岗、放哨,为“三军”传递情报。

      作战勇敢屡建功

      1938年2月,“三军”西上蓬莱、黄县、掖县。是年5月,王道廉跋山涉水跟随部队追到黄县,终于参加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任南海军分区独立团八连排长。

        

  天福山起义(油画)

      王道廉非常注重学习政治时事,每期报纸必读,重要文章都剪下来保存。他也很善于总结战斗经验教训,每次战斗后,都对照战术原则,严格检讨自己指挥的问题。1941年,在掖县土山战斗中,王道廉率领八连1个排袭击日伪据点。战斗开始后,他第一个翻进围城,带领全排,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为全歼守敌起了重要作用。

      1942年王道廉升任连长。同年10月1日,敌军顽固派赵保原部十二师主力第一、第三团进犯胶东军区南海军分区机关驻地卓泥沟村。在敌先头部队已冲入村内的危急时刻,王道廉率领八连赶到,迎头打退了来犯之敌,保障了南海军分区领导机关安全转移。

      1944年,王道廉率领八连护送干部到胶东军区,返回途中,在莱西南于家寨子宿营时,被投降派葛子明部的8个连的兵力包围。当时,八连仅有70多人,长途行军,指战员已十分疲劳,在敌人兵力10倍于我军,且四面包围的紧急关头,王道廉机智勇敢地指挥部队集中兵力,首先捣毁了敌人阵地指挥所,使敌人失去了指挥而混乱,后又乘敌混乱之机,激战两小时,冲出包围,歼敌100余人,而全连仅轻伤5人。

     

 胶东八路军反投降宣传画

      王道廉对党对革命无限忠诚。1945年,南海区的日伪军不断“扫荡”,环境十分恶劣,某些思想不纯正的同志,要求调离南海区,而王道廉坚决不肯离开紧张艰苦的战斗环境。在敌人对南海区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打击的情况下,他生活非常简朴,冬天不领大衣,不领棉被,只穿着一身棉军装,遇到寒冷的夜晚,就钻到铺草里过夜。

      壮哉叹哉英雄魂

      8年的军旅生活,王道廉成为军政双全的优秀指挥员。他经常在战斗的关键时刻,身先士卒,果断指挥,扭转危局。

      1946年秋季开始,敌军第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调集5个军15个师约10万兵力压向胶济铁路沿线的解放区,南泉、蓝村相继失守,敌军继续北犯。当时,八路军胶东军区警备第三旅在太祉庄一带布防,三旅一部住在关帝庙。家住关帝庙后面、已故袁淑进老人的回忆录记载:“我家房子多,也住着一个连的战士。八路军的纪律好,不害百姓,我们都想叫八路军在这里住,八路军住下后,又扫街扫院子,又给百姓挑水,帮助百姓干农活……”

      中共即墨地方史记载,9月24日,敌第五十四军调集2000余人,进犯太祉庄、河流庄等地。胶东军区警备第三旅采取大迂回、反包围的战术,一举将敌击溃,歼敌400余人,缴获军械一宗。战斗中,刚刚提升警备三旅十六团副参谋长的王道廉,亲率七连在太祉庄村西南侧设伏,对来犯之敌实施阻击,吸引火力,主力部队迂回敌之侧翼,分块切割歼敌。

       

   1946年6月,胶东区党委《关于紧急战争动员指示》。

      在胶东保卫战攻打即墨太祗庄战斗中,王道廉沉着、冷静、果断地指挥部队,一次又一次对敌发起冲锋。激战中,往返指挥中的王道廉不幸中弹,牺牲在流浩河岸边,年仅24岁。

      战争的胜利,不代表没有伤亡。七连的顽强阻击,给主力部队赢得了战机,同时也付出了沉重代价。1947年2月10日,王道廉被山东军区追授“胶东军区战斗英雄”称号。

      历史长河中,有些事情可以淡忘,但有些事情却需要我们永远铭记!1986年,文登人民把他的遗像安放在文登烈士灵堂,以示永远缅怀。(来源:中国共产党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