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新闻网讯 “根据招商引资竞赛成绩,对荣成市、高新区,科技局、海洋发展局、文化和旅游局等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发放红旗……”前不久,全市二季度招商引资竞赛结果通报“新鲜出炉”,新一批单位登上招商“荣誉榜”。
招商引资,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回看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持续加力,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良好势头。数字统计,上半年全市内外资项目合计到位资金492亿元,实际使用外资8亿美元,同比增长51.3%;内资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45.4亿元,同比增长16.7%。
竞争越是激烈,成绩越是珍贵。年初,我市发布招商引资工作攻坚方案,在此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招商引资竞赛活动,激励广大干部拿出更好的作风、做出更实的行动,在创新实干中奋发有为、争先进位。
每季度一次的“红黄旗”,成为这场作风竞赛最直观的体现。全市建立起区市、精准招商部门和招商服务部门三个“参赛组”,组内成员每季度对照实际使用外资、实物工作量以及目标企业、新增项目、招商活动3本台账展开竞赛,相互之间比工作作风、比签约数量、比开工进度,用成果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提质增效。
“每季度考察核算各部门招商引资成果,对排名靠前的颁发红旗,对排名靠后的颁发黄旗,从而将全员招商的风气传导到各部门单位,激发各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源动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展开这几幅特殊的“锦旗”,“先进单位”和“努力单位”的字眼格外醒目。拿红旗的,争取让荣誉始终挂在家门口;拿黄旗的,争取下季度就把这张警示牌“送走”。一面旗帜,俨然一张招商“考卷”,考得各单位按捺不住、坐立不安,“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要求也在压力之下得到进一步的传导和落实。譬如这次获得红旗单位的市科技局和文旅局,前者对照创新链条一一设立工作专班,实现工作“精准”落地,后者构建起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资源、文旅企业主体资源、省市县三级文旅部门资源、媒体资源联动招商的工作机制,对每一条来之不易的招商线索都全力以赴。
数据统计,上半年仅市直部门就搜集招商线索341个,洽谈项目344个、签约24个。各区市纷纷围绕主导产业和优质资源谋划招引目标,开展主题鲜明的招商活动,制造业、新能源等重点产业招商工作领域“全面开花”,其中不乏华能集团、中车同力、远景风电等业界响当当的名字。
干部“动起来”,还得“走出去”。通过各类展会和活动展现我市浓厚的营商氛围,成为全市干部大抓招商的有力举措。从2月起,上海新能源产业合作推介会、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威海海洋产业合作沙龙、第五届市长咨委会年会、第二届“韩博会”等一系列活动相继举行,为威海对外交流搭建了良好平台。上半年,各区市和市直部门负责人外出招商120人次,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招商活动1100余批次。威海干部的招商热情,通过这些招商活动得到充分体现,成为城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最好“招牌”。
“三季度是招商引资的黄金期,我们将继续开展季度竞赛活动,将比学赶超的风气贯穿全年。”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范围内将继续开展招商引资竞赛、“城市合伙人”计划、专业化精准化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等一系列针对招商引资的活动,以过硬作风为更多项目牵手威海、落地威海提供最好的保障。(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