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孝道者,心灵定然美。” 在倡树文明新风的过程中,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泊于镇圈于家村将把弘扬孝道文化写进村规民约,作为助推乡风文明的重要举措,。在孝文化的引领下,德孝不仅贯穿在圈于家村村民的家庭教育中,也渗透到了乡村治理的方方面面,激励着村民讲孝道、讲道德、讲规矩、讲形象,村里的文明氛围越来越浓厚,产业发展越来越兴旺。
以“孝”育人 ,培育文明村风
走进圈于家村,道路干净整洁,两侧房屋整齐有序,处处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坐在门口的白发老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村儿女孝顺,婆媳和睦,邻里友好,可是远近闻名的孝村、好村。”说起村里的孝道文化,村民于大叔一个劲地夸赞。
约定俗成的文化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上午九时,圈于家村一年一度的祭祖大典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于氏子孙不约而同齐聚家庙,集体跪拜,共祭祖先,感祖恩德。
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羊跪乳,鸦反哺,人之情,孝父母......”一群小孩聚集在文化墙前,读着朗朗上口的诗句。由弟子规、劝善歌、中国传统孝道文化“二十四孝”故事等为主题的宣传图片悬挂在村里文化墙上,随处可看可学,让“孝”道文化在无形中深入人心。
孝老爱老的宣传教育。借助村里三八节文艺系列活动,村党支部书记于福栋每年都会在活动启动仪式上为村民讲解孝道文化,倡导广大妇女做“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激励人人行孝,家家和美,真正把孝道文化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
以“孝”治村, 助推农村管理
圈于家村村干部坚持把弘扬“孝”道文化作为提升乡村文明的切入点,将孝文化建设贯穿于村级管理始终。
以“孝”加强干群关系。村两委在日常工作中始终坚持“三公”, 即公开、公平、公正,村民在村内事务中享有“三权”,即知情权、参入权、表决权。扎实做好“服务型”两委班子,村干部常年坚持8小时坐班,村民大小事都会及时处理,随时化解矛盾纠纷,村内真正实现了风正气和,安居乐业。
把“孝”行在点滴工作。坚持春节走访村内老人,4名村委每人走访不少于30户,年前开专题会部署,年后对走访情况进行总结和通报,从而树立了养老正气,打击了不孝之风。“家里的炕烧得热不热,老人衣物是否干净整齐,就是我们判断老人幸不幸福,儿女孝不孝顺的标准之一。”于福栋如是说。
把“孝”写进村规民约。为了让“孝”文化更加具体,圈于家村制定了详细的尽孝和赡养标准,让孝敬老人从“口头”落实到“书面”,让敬老爱老有章可循,促进“厚养孝道”形成一种新风尚。
用“孝”促进文化建设。近年来,圈于家村陆续建起了文化大院,图书室、排练室、老年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健身广场样样俱全,室内安装了空调,室外有大功率的照明灯,村民晚上都自发组织跳广场舞,老年人还组成京胡、二胡、笛子、风琴等乐器演奏团队。
以“孝”兴业 ,打造幸福未来
在收苹果的季节,村委为方便村民摘收,路灯整夜通明;下雪的冬季,村干部一发动,村民们立即清扫村内积雪......每一份工作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村民与两委干部之间渐渐有了默契,不断增加了信任感、依赖感、服从感,村民形成了一种习惯,无论大小事都第一时间找村两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