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要闻

“智慧大脑”解锁蓝色发展密码

2022-08-27 编辑: 仲鹤

      8月25日,以“聚智汇能·逐梦深蓝”为主题的2022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正式开幕。来自中国科学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等行业领域的“智慧大脑”云集威海,就如何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展开了一场“蓝色对话”,深入剖析海洋生态系统重要作用,为威海提升海洋碳汇能力等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建议,激起蓝色海洋发展澎湃动能。

      在蓝碳经济上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第十三届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江桂斌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海洋碳汇的作用和意义愈发凸显,威海有着千公里海岸线,把海洋生态经济发展好,对全局非常重要。”在江桂斌看来,威海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汇聚了海洋碳汇领域的技术、人才、创新平台和优势资源,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基础。他说,“我很期待威海在国家特别是在山东省实现海洋生态保护、发展海洋生态经济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深耕海洋碳汇任重道远。对此,江桂斌建议,首先要做好整体策划和顶层设计,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框架下,不断完善和改进产业结构、标准体系、交易机制建设,逐步有序构建蓝色经济体系。同时,要发挥科学技术的引领作用,威海有优秀的科学家团队人才基础和研究基础,通过政府的宏观指导和对蓝碳关键技术的科研投入,将一定会为推动海洋生态经济、海洋环境保护和碳汇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撑。

      “带土移植”人才团队服务产业发展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海氏海诺集团首席科学家 惠觅宙

      “我对威海很熟悉,近几年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汇聚威海,威海的产业发展会越来越好。”惠觅宙说。

      惠觅宙认为,人才引育不能只下“苦功夫”,还要用“巧劲”。“过去,大家普遍强调技术人才单个人的引进,现在要转向引进可以创新创业做市场的技术团队,这种‘带土移植’人才引育模式能将高端人才连同其团队、项目、技术等多种创新要素整体打包引入,促进高端人才团队就地开展技术攻关、创办企业或研发机构、转化科技成果。”惠觅宙表示,人才引进还要注重经济效益、市场效益,把人才、产品和市场结合起来,瞄准地方企业的需求,引导企业与人才深度合作,真正让人才服务当地产业发展。

      立足我市海洋产业发展良好、海洋领域人才不断聚集的基础,惠觅宙建议:“威海可以引进更多的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人才,布局高端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加快海洋新兴产业扩能升级。”

      探索更多海洋生态保护“威海经验”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 房志

      8月25日上午9时许,威海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房志对合作充满期待:“威海海洋生态环境的底子很好,且拥有完善的管理基础,海洋保护理念印刻在每个威海人心中。”

      房志表示,威海是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领域方面开展合作的第一站。合作期间,将通过既有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海洋碳汇能力,增强海洋科普宣传力度,开启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的新篇章。

      海洋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内容。房志认为,威海既要抓住“先天优势”,也需要“后天”继续发力。“特别是要把陆源污染控制、海里生物恢复、海洋减负作为重要目标,加大政企合作力度,尝试探索出更多的保护方式,争取总结出更多经验,在全国推广。”他说。

      打造海洋工程安全保障“威海样板”

      ■鲁东大学党委书记 王庆

      “这次大会,让我真切感受到威海海洋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魄力。”从会场走出,王庆难掩激动的心情。

      海洋产业发展重点在创新,难点也在创新。王庆坦言,透过大会发现,威海海洋产业发展几乎全部围绕“创新”布局谋划。“特别是在海洋领域产学研合作与创新人才引育方面,深刻感受到了威海的决心与诚意,不虚此行。”

      王庆认为,威海是著名的海洋创新城市,是中国近现代海洋工程的重要发源地,而海洋工程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建议,威海要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对接,瞄准海洋工程安全与应急新需求,进行交流合作,充分发挥高校院所在水利、环境、海洋学科的交叉优势,为新时代威海海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打出海洋产业“特色牌”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海岛中心主任 王生辉

      “建设思路非常清晰,支持政策非常实在,依托平台招才引智非常有力度……”这“三个非常”是王生辉对威海搭建海洋创新平台情况最贴切的评价。

      “创新平台就好比为威海搭建了一个‘大智库’,将海洋领域的专家人才、前沿科技集聚威海,推动海洋产业发展。”王生辉说。

      一直以来,面对殷厚的海洋资源,威海在海洋产业领域的投入,向来不缺少“大手笔”,特别是创新平台、科研院所等一批“智库”载体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已成为威海海洋产业发展的一张“王牌”。在王生辉看来,威海要继续放大海洋优势,光有“智库”还不够,还得有持续创新的理念。“威海产业资源深厚,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发展上要善于取舍,转变传统‘大而全’的思路,更多聚焦细分领域,做精做优做出特色。”他说。

      王生辉建议,威海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区域规划布局,更加精准地选择海洋产业和学科方向,推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并给予定向的政策保障与支持。同时,巧用“木桶原理”,找准海洋产业链条上的短板领域,并以此为基点,加大力度补齐短板,让链条更加完整。

      在全球海洋碳汇作出“威海示范”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洋碳汇分会副会长、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研究员 刘纪化

      “在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威海处于核心位置,在打造海洋碳汇和负排放示范区上,威海是北方最佳的典型。”刘纪化对威海在海洋碳汇和负排放领域发挥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

      威海拥有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全国最典型的贝类和藻类养殖环境,探索海洋碳汇过程机制和负排放技术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威海还在全国率先制定了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海洋负排放研究中心……细数威海蓝色探索历程,刘纪化坚定地说:“威海可以率先在海洋碳汇方面做出全球标准,拿出威海方案,在国际上掌握中国话语权。”

      作为山东大学海洋碳汇研究人员,刘纪化表示,山东大学在海洋碳汇和海洋装备领域一直跟威海有着良好的合作,将会继续加强海洋负排放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发不同类型的海洋负排放技术,为校地深入合作贡献力量,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蓝碳经济发展高地。

      促进渔业全产业链整体跃升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李成林

      “威海渔业养殖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大企业众多,海洋渔业在做大的基础上还应继续做强。”李成林说。

      做强首先体现在技术上,就是科研平台搭建得牢不牢,新技术、新模式、新工艺有没有第一时间在威海落地转化。对此,李成林建议,要畅通合作交流机制,连续多年举办的英创会就是绝佳案例,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企业和科研院所常态化、制度化交流,让企业需求和科研院所最新的技术成果精准对接。

      做强渔业产业,要一二三产业齐发力。“威海渔业养殖五大品种齐全,具有全产业链整体跃升的深厚底子,渔业精深加工方面是产业竞争的焦点,大力发展功能食品、生物医药等新产业,有利于威海占领海洋产业价值链高点,再次形成发展新优势。”李成林说,通过做大做强渔业产业,威海将会加快海洋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尽早构建出更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借力打力,放大威海在海洋碳汇领域优势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张沛东

      “威海是我们开展海草床生态恢复等研究的天然试验场。”张沛东说,威海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产业发展优势,分布了面积广阔的海草床,而海草床是全球重要的碳库,具有强大的碳捕获和碳封存能力,海草凋落物的低分解率和海草床沉积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使其对碳的封存可达数千年。

      如何更好地放大威海在海洋碳汇领域的资源优势?张沛东认为,要做好“借力打力”的文章,以海草床生态修复项目为例,威海可以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沟通对接,共同开展海草床生态修复的研究项目,并深入探索高效海草床生态修复技术和生态工程措施,寻求海草床生态修复融合发展和固碳增汇模式等新技术和新模式,以此打通海草床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利用的“最后一公里”,真正把海草床变成“金山银山”,使威海在该领域走到全国前列、引领发展。(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文思 孙艺嘉/文 刘志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