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治芳,女,1969年4月生,群众,山东荣成人,荣成市王连街道马岭许家村村民,荣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2005年,突遭变故的林治芳意外失去了听力,成为一级听力残疾人。深陷无声世界的她,没有怨天尤人,在短暂的消沉后毅然选择了一条向社会播撒爱心之路,创办了林治芳工作室,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剪纸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公益服务时长超过4000小时,连续多年获“荣成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义务帮助十几名名听障残疾人掌握剪纸技艺,解决就业难题。
突遭变故,她向阳而生步履坚定
林治芳本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满。2005年,她的两个孩子先后生病住院,其中一个孩子被下了病危通知书,在十天的坚守与煎熬中,她眼泪哭干了、头发熬白了,这场意外让她不幸成了一级听力残疾人。“以前没觉得声音有那么重要,现在想要听孩子喊一声‘妈妈’都成了奢望。所以,我不愿出门见人,那时候自己就像茧里的蛹一样。”林治芳眼泛泪光,因失去听力,她的发音已经不太标准。
就在家人担心林治芳会一直消沉下去时,身穿志愿马甲的志愿者成为打开林治芳心里的那束光。荣成市引航爱心志愿者协会会长尹力军在得知林治芳的情况后,热情地邀请她参加一场暖心助老行动。在斥山老年公寓,林治芳看到志愿者们有的帮助老人收拾卫生、理发洁面,有的陪老人聊天解闷、下棋娱乐,有的还给老人带去亲手做的糕点,看着老人脸上洋溢的笑容,林治芳有种被治愈的感觉。“我当时坐在一边,这时有一个大娘拉住我的手,她笑的特别慈祥,像我妈妈一样,她问我怎么一个人坐在这?我告诉她,我耳朵听不见,她点点头,抱住了我说‘人生难免有不如意,只要心态乐观,睁开眼都是美好的一天!’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我一直记着。”
从老年公寓出来后,林治芳表达了想要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决心,考虑到林治芳听力障碍,志愿者们打算让她做幕后人员,但林治芳拒绝了,她说“虽然我听不见,但我能说、能笑、能干活,我得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做点事。”此后,林治芳的身影时常出现在老年公寓、敬老院以及孤寡老人、困难残疾人家中,用她的乐观开朗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欢乐,她的笑容如春光一般温暖受助者的心,为老人特别是残疾人士带去生活的希望和动力。
发挥所长,她向善而行播撒希望
“大家好,我是林治芳,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直播间,今天教大家如何剪牡丹花……”镜头前,林治芳身穿志愿马甲,面带自信笑容,通过网络向全国各地的剪纸爱好者们传授剪纸技巧。从小热爱剪纸的林治芳,是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曾参加过全国、省、市级展览并多次获奖,剪纸作品更是被荣成博物馆展览收藏。
谈及开办公益直播的初衷,林治芳的理由简单朴素。“作为一名传承人,我有责任将剪纸艺术传承下去,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爱上剪纸,我觉得这一切是有意义的!”由于听力受限,直播时,林治芳听不见自己的声音,担心网友听不清,每次她都用尽全力的喊;遇到网友提问,她不厌其烦地重复剪纸步骤直到学会,几个小时下来,嗓子干涩地说不出话,手臂酸疼到抬不起来,可她依旧每天坚持直播。
其实,林治芳的生活并不富裕,80多岁的母亲因脑血栓,生活长期无法自理,林治芳一边工作赚钱照顾母亲,一边参加公益帮助他人,朋友们心疼她,劝她利用直播带点货,减轻负担,她断然拒绝。她说:“我开的是公益直播,这是原则也是底线,要是赚钱,就变味了!”
如今,公益直播已持续3年时间,林治芳收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也交了不少知心朋友。一位来自烟台的残疾姑娘小宇让林治芳印象深刻。2021年初,小宇因一场车祸失去了双腿,也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一次偶然,小宇在直播平台见到了林治芳,被她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鼓舞,平时就喜欢手工制作的她开始跟着林治芳学习剪纸,她的第一幅作品就是“希望”。“芳姐特别开朗,完全不像一个残疾人,她常说,只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就一定会得到生活的善待!我现在开了间手工网店,招了3名残疾人士做客服,日子越过越好了!”说到这,小宇的眼睛里是希望的光芒。如今,林治芳的公益直播间已拥有5万多名粉丝。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粉丝加入到公益事业当中,为社会带去温暖。
以爱助残,她向乐而为回报社会
林治芳常说,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和帮助,她虽然残疾,却始终希望能够回报社会,帮助更多人。
荣成市虎山镇黄山东庄村,有一位50多岁患有肢体残疾的中年妇女,林治芳亲切地喊她“小盛姐”。“小盛姐还有个患有痴呆的母亲,第一次到她家,俩人身上的衣服很久没洗过,味道很重。大姐看我们来,用手撑着小板凳爬出来,不住地道谢,那场景让人心酸的想哭。”林治芳每个星期雷打不动地来到小盛姐家,洗衣做饭、收拾卫生……逢年过节,林治芳还会煮上一大锅的饺子送过去。
疫情期间,林治芳主动报名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伍,维持秩序、信息采集、扫码测温,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考虑到自己听力障碍,林治芳还在防护服后写着“我听不见,您可以写给我看!”
林治芳总说,“我虽然是个残疾人,但因为公益,我成了一名快乐的残疾人,我希望能够以微薄之力回馈这个温暖的社会。”(威海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