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13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文登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2022-09-03 编辑: 宋倩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沈道远 通讯员 郭彦成)9月2日,记者从市新闻办召开的“走在前 开新局——看产业发展”新闻发布会文登专场获悉,文登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去年以来,成功争取到13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包括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全省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验区、全省第二批乡村振兴示范县等。

      引进首席专家360多人,开建130个重点项目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我们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引进配强‘三农’干部、高端人才、职业农民三支队伍。”文登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刘希杰说。

      据介绍,去年以来,文登区为涉农部门充实了17名优秀年轻干部,先后选派210多名干部到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工作队员”。换届期间,对42名表现突出的“三农”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9名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晋升职级,全面激发“三农”干部的工作激情。

      文登区还在全省率先出台《乡村振兴首席专家管理暂行办法》,制定资金扶持、政治待遇、生活服务等全方位保障扶持政策,目前累计引进乡村振兴首席专家360多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清华大学乡村振兴远程教育站落户文登,形成了初家“设计村”、瓦屋庄“漫画村”等20多个特色村。同时,每年开展各类培训活动800多场次,着力培育一批“乡创客”“土专家”“田秀才”。

      今年,文登新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诸多政策亮点同样值得关注。文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佳惠说,《措施》在政策资金支持方面,新增“农业产业项目支持”,重点扶持一批发展前景广、经济效益好、增收致富强的农业产业专家项目,最高给予50万元资金支持;新增“新型平台建设支持”,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有关机构在文登区镇街设立新型平台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万元的资金支持。

      文登区还加大各级涉农资金的争取整合力度,仅去年就争取投入各类涉农政策资金9.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资60.6亿元,启动了130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张家产镇、宋村镇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界石镇入选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文登区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目前,区级建立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镇级在11个涉农镇全部建起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村级在200户以上的村设立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社,并组织126家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成立绿色产业发展联盟。同时,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领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发展到1400多家。

      文登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毕弘阳说,文登围绕建设“三大体系”,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发展,即通过推进资源整合体系,拓宽社会化服务领域;完善产业融合体系,提升全链条服务水平;集成收益保障体系,提高社会化服务质量。

      “我们还从优化生活环境、养老医疗、公共文化等需求上发力,推动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刘希杰说,近年来,文登累计实施24个省级、59个市级、40个区级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绿化连村路320多公里;建立1200多支环境整治志愿者队伍,全区38.3%村达到省级清洁村庄标准,49.2%村达到市级清洁村庄标准,被评为山东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

      聚焦破解城乡养老服务不均衡问题,文登区以爱心餐桌为突破口,形成“睦邻互助+N”养老服务新模式,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医疗保健、文体娱乐等服务,获评“2021年度全省养老服务领域创新典型案例”“2022年度全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来源:威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