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新区

“夕阳红”话党史,系好新学期第一粒“扣子”

2022-09-05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9月3日,高新区田和街道“夕阳红宣讲团”成员张云昌走进威海世昌中学,开展以“弘毅道远 青春如炬”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


  91岁高龄的张云昌有着73年的党龄,他结合自己年轻时参军报国的人生经历,为同学们讲述战火纷飞年代里的革命故事,通过各种生动的事例,讲述中国共产党心系人民的使命与担当,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


  多年来,在田和街道辖区,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穿着整齐的中山装,戴着党徽,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而奔忙。几年来,张云昌的足迹遍及辖区机关、社区、学校,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接地气的宣讲方式,把党的最新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到千家万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宣讲老人”。
  1947年参军后,张云昌在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第一野战医院从事医务工作,曾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退伍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83年离休。
  2012年,张云昌的党组织关系转到田和街道田东社区,当时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他内心产生了强烈的愿望,希望以自己的所知所学在群众中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
  曾在文登区泽头镇党校干过10多年常务副校长、理论辅导员的张云昌,积累过很多丰富的经验,对于宣讲党的理论政策也有一套特殊方法。


  但是作为田东社区党支部的“新人”,他的经历还不为人所熟知,性急的张云昌看到党的十八大已经开幕,党的新理论新政策新举措急需在群众中宣讲,他索性毛遂自荐,向田和街道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此时,田和街道“夕阳红宣讲团”成立,正在招募18位老党员,一起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张云昌自然而然成为宣讲团成员之一,由于他思维清晰、脑子灵活、讲课生动,一下子成为宣讲团的核心成员。无论是寨西社区的“中国梦·幸福路”宣讲,还是软件孵化器国际形势和博鳌论坛宣讲,以及威海九中“富国路·强国梦”等宣讲,所到之处都受到极大欢迎。而张云昌也随着“夕阳红宣讲团”的脚步,先后参与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讲座18场次,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宣讲3次,到中小学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6场次,受教育群众达3000多人次,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很多人听了他的宣讲后都表示既通俗易懂,又不失趣味性,在不知不觉中就深入领会了党的各种方针政策。更有人评价说,他的宣讲深入浅出,结合国内外形势,将党的政策融入身边的大事小情,既有高度深度又为百姓喜闻乐见,非常受益。
  “既然是面对群众宣讲,就不能过于理论化,用百姓语言结合身边的故事,帮他们弄懂新理论新方针新政策,这就是我宣讲的出发点,同时也符合夕阳红宣讲团一直倡导的通过街头、炕头和拉家常向百姓宣讲的思路。”张云昌说。
  生动宣讲的背后是默默的付出,为了宣传好党的方针政策,张云昌不仅夜以继日地进行研读,还做了大量的笔记。由于年龄大了,记忆力变差,有些报告内容他要反反复复看几十遍。为了让社区居民能够听懂,他要不断琢磨讲课方式,思考用怎样的语言既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党的新方针政策,又能够被居民接受。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他的学习记录,其刻苦精神可见一斑。
  张云昌今年已经91岁高龄,儿女们常常劝他,都这么大岁数了,该享享清福了,何必还要像年轻人一样每天逼着自己学习?但张云昌不这么看,他说,学习让他感到充实快乐,作为一个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党员,看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他觉得有责任有义务去宣传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精神,也能够为党奉献夕阳余热,他感到无比荣耀和无上荣光。(来源:威海高新区发布)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