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市不少企业主动求变,告别仅仅依靠外贸“走路”的日子,尝试在国内市场中开拓新天地。
9月开学季,在迪尚集团威海、青岛、临沂、安阳等地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缝纫、剪线、打扣、熨烫、检验、包装……“嗒嗒嗒”的电动缝纫机声此起彼伏,一批批当地的校服订单接二连三“走”下生产线。
过去,迪尚集团外贸出口占比达到95%,是一家典型的外贸出口企业。然而,复杂变化的市场形势就像一场“大考”,让迪尚集团开始反思:企业要走得更高更远,还需要新的动力。
“我们之前承接了一些国内业务,但比较分散,没有战略性布局。”迪尚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集团决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在立足外贸市场的同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国内市场,把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全国各地。
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不是简单地把外贸同类产品放到国内来卖,而是立足质量优势,转变发展方向,寻找新机遇。迪尚集团原本主要是为国外服装品牌提供全套供应链服务,转向国内市场后,他们根据市场调研收集的信息,瞄准工装领域,将原本服务国外客户的设计开发、面辅料供应和生产等资源对接国内市场,设计生产自主品牌工装、职业装、校服和医务服等产品。
“国内工装市场去年产值8500亿元,今年预估能达到10000亿元,按照这个趋势,未来5到10年间会出现千亿级别的头部企业群,但目前国内该领域没有遥遥领先的龙头企业。”迪尚集团有关负责人说,这对企业来说是一次绝佳机会。
进入国内工装市场后,迪尚集团秉持让职业人更自尊、更自信、更美丽的理念,打破了以往工装的传统形象,让其彰显出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美丽和自信。产品投放市场后取得不错的效果,今年以来,迪尚集团已经为超过1000家单位提供工装、校服定制服务。
“两条腿走路”成大势所趋,不少中小企业也“各显神通”,多渠道开拓国内市场。
在华信食品(山东)集团有限公司,有一组数据对比强烈:2020年,通过与线上生鲜行业领航品牌“天海藏”的合作,“五一”线上大促首日,公司仅用3个半小时,便创下了销售收入近5000万元的记录,相当于平时近一个月的销售额。
随后,经过几次线上“试水”,华信食品加快转变思路,逐渐完善线上销售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东风,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把“线上+线下”营销作为拓宽国内销售渠道的重要手段。
“现在,我们已经成为‘天海藏’稳定的供货商,线下也和国内的盒马鲜生、永辉超市等大型超市品牌建立了合作。”华信食品有关负责人说,眼下,公司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1月份。(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张宇 通讯员 王迪/文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