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钢铁英雄铸雄关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周厚刚

2022-09-07 编辑: 宋倩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有这样一位铁血英雄,在“785高地”阻击战中,面对敌机重炮掘地式轰炸,指挥全连坚守阵地8昼夜、打退敌人40余次进攻,在奉命撤出高地时不幸触雷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就是周厚刚。

      

周厚刚

      保和平卫祖国

      山东荣成南港头村,有一座“周氏家祠”,在祠堂的显著位置,展示着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周厚刚烈士的照片和事迹。周厚刚,曾用名周厚岗,1924年出生在这里。194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周厚刚随部队编入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先后参加了泰安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等,战斗中,周厚刚作战勇敢、胆识过人,很快就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班长、排长、副指导员、参谋、连长。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方发生内战。

      1950年10月,周厚刚随所在部队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担任二十军五十九师七十六团五连连长,参加抗美援朝作战。入朝后,周厚刚参加了第二、四、五次战役。

     

 朝鲜战场形势图

      1951年6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五次战役后,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中朝边境的鸭绿江畔赶到了“三八线”附近。迫于压力,美国政府不得不调整战略,同中朝方面进行停战谈判。然而在谈判的同时,美军又借机集中4个师组成“特遣队”,在东线对志愿军发动“闪击战”。战争进入到军事斗争与外交斗争交织的第二阶段。为了掩护友邻部队安全撤离,志愿军第二十军主动展开防御。周厚刚率领全连170多名战士,负责坚守志愿军撤离的“咽喉”地带——“785高地”。

      人民战士驱虎豹

      “785高地”地处今天韩国境内的华川郡广洞赤根山西北,是敌人发动这场“闪击战”的突破口,也是确保我军安全撤离的咽喉要地。高地的身后是通往后方金城、元山的公路,而对面不到一公里,是美韩军两个团所盘踞的对“785高地”形成居高临下之势的三天峰。经团部、师部多方讨论推荐,最终将任务下达给五连素有“镇山虎”之称的周厚刚。

   

   朝鲜战场(资料片)

      面对首长的重托,周厚刚保证:“请首长们放心,只要有我周厚刚一口气在,敌人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休想跨过这个山头。”

      6月15日夜,周厚刚率领全连170多名战士,趁着茫茫夜雾进入“785高地”,开始了血与火的阻击作战。周厚刚最终确定“机智作战、保存实力、有效击敌”的作战方针,并马上构筑工事、排兵布阵。他没有搞传统的“环形工事”,而是布置了一个“火力前重后轻、兵力前轻后重”的“螃形”阵地。16日上午10时许,敌军对“785高地”发起地毯式轰炸,在炮火的掩护下从三面轮番强攻。周厚刚所在连在敌人还不清楚我军防御部署的情况下,让守在最前沿阵地的八班不盲目硬碰硬,周厚刚指挥全连战士利用工事、掩体应战,并利用近战手段,等敌人迫近阵地20米时,枪弹齐发进行反攻。当日,成功击退敌军三次进攻。

      17日9时,敌人又开始发起更猛烈的进攻。在飞机、重炮猛烈轰炸后,敌军一个营的军力分三路向五连阵地发起强攻。待敌军靠近,我军立即实施有效的火力反击。

      18日拂晓,“785高地”大雾弥漫,两米之外什么也看不见。敌军想凭借浓雾遮挡,以4个连的兵力从五个方向偷偷摸到五连阵地40多米处,随即在炮火的掩护下,突然发起进攻,一举拿下“785高地”。周厚刚沉着指挥,与敌人斗智斗勇。五连以150枚手榴弹、700发子弹的付出,毙敌100余名。

      6月22日,敌军调8架轰炸机,对“785高地”轮番轰炸,持续达3个多小时的航空火力攻击,使得五连阵地连一棵完整的树都找不到,黛青色的山石也让燃烧弹烧成了血色的铁流。敌人还集中了上百门火炮对“785高地”进行掘地式轰击,使得“785高地”至少削低半米以上。

      敌人轰炸过后,以两个营的兵力分四路大摇大摆地向“785高地”进攻。他们以为经过此番最猛烈的轰炸,我军阵地根本无人生存。当他们走到半山腰时,五连战士奇迹般地出现,拦住他们的道路。八班班长一拉引索,一声巨响,10余名敌军立马人仰马翻。原来,在敌机狂轰滥炸和敌军猛烈炮击之时,周厚刚已组织全体战士蔵到山头的断崖下,利用敌人飞机、重炮的死角,成功躲过袭击。至23日,五连胜利完成阻击任务。

      舍生忘死显军威

      就这样,周厚刚带着全连战士,连续奋战了八个昼夜,粉碎了敌人在猛烈炮火掩护下的40多次进攻,歼敌600多名,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五连荣立集体一等功。直到志愿军部队安全调防完毕,周厚刚才带着全连撤出阵地。

      深夜,在月光底下,几昼夜没很好睡觉的周厚刚,和战士们在一起嚼着年糕——这是后勤的同志们特意为他们做的。高粱米碾成的红褐色的年糕,配着一把翠绿的大葱,大家吃得特别有味。这些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年还有意义。周厚刚咬了一口年糕,嚼了几口大葱,说道:“吃着年糕就想起了祖国人民过年的情景,我们要让祖国人民永远过太平年!”

      五连胜利完成任务,奉命转移下来的第三天,6月26日五连奉命撤离阵地布雷时,周厚刚不幸触雷壮烈牺牲,年仅27岁。为表彰他的功绩,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追记周厚刚特等功,同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二十七军英模榜

      修身立德、治家强国,这是周厚刚家乡流传下来的祖训。上世纪30年代以来,从这里走出了包括周厚刚在内的30多位革命烈士,他们在枪林弹雨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祖训,更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来源:中国共产党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