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台风“梅花”影响,我市将出现持续性降水和大风天气。9月13日,台风“梅花”尚未来袭,我市住建、水务等部门的防汛队伍已积极行动起来,全力应对“梅花”来袭。
各级防汛队伍严阵以待
“三脚架、彩旗、抽水机……”13日下午,环翠区市政园林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海宁一头热汗地在物资库中清点防汛物资。和王海宁一样,我市各级城市防汛队伍都在为应对台风“梅花”做准备。
13日上午,临港区建设局组织施工人员在一处项目修建排水沟,保障场地排水畅通,预防垮塌事故。“我们担心金华北路西、浙江路南新开场地平整项目遭强降雨后,新修护坡有冲塌的危险,对北侧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于是提前安排施工队伍。”临港区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还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密切关注‘梅花’的变化,跟踪掌握台风路径、影响范围、降雨强度、风暴潮等预报信息,加强风险研判,落实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措施,确保随时冲得上、攻得下,及时避险止险。”该负责人表示,临港区建设局全体干部职工严阵以待,强化救援力量和物资准备,确保重点部位和重要设施防范到位。
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台风“梅花”可能带来大风和强降雨,为此,他们特别加强了建筑工地防汛工作,督导检查了392个在建工程,对临建板房、塔吊、物料提升机、脚手架等设施的基础稳固、拉结及防风防雨情况以及临时用电、配电设施、防触电装置的安全性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护。
同时,市住建局还加强户外广告安全防护,压实压紧广告管理单位主体责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全市累计完成2331处户外广告设施隐患排查;组织开展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场等重点区域的排查,备好砂石袋等防汛物资,提前做好防范工作;疏通小区排水设施,及时清理雨水篦子垃圾,确保排水通畅。
“目前,各级城市防汛队伍全部坚守工作岗位。我们将根据雨情,随时打开雨水箅子,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排人员进行巡查,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青岛路时代广场、百货大楼门口等易积水路段,将安排专人值守,一旦发生严重积水,立即组织进行强排,并协调公安交警部门进行交通管制。
消除水利设施风险隐患
“台风14日可能影响我市,要抓紧时间对水库、塘坝、河道进行隐患检查。”13日,市水务局派出4个工作组,奔赴各区市水利部门督导检查,消除工程体系薄弱环节存在的风险隐患,务必在台风影响前消除隐患。
“面对台风‘梅花’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安排了专人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站点进行检查,确保监测站点运行正常。”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还向各区市及大中型水库发送全市大中型水库纳雨能力计算,要求各水库做好洪水调度准备。各级水利水务部门将结合降雨预警进行科学研判,对水库采取“一库一策”,合理预泄腾出库容。
此外,台风“梅花”影响我市期间,市水务局将每4小时调度统计1次水库溢洪、山洪预警、群众转移信息,督导各级责任人重点关注头顶水库、头顶塘坝,加强巡查值守,并提前做好受威胁区人员转移避险准备,了解熟悉转移路线、安置场所等信息,确保必要时能够应转尽转。
“台风期间,我们将警惕局地强降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加强信息报送,持续对各类风险隐患开展不间断排查整改。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向政府部门报告。”该负责人表示。
拉网排查道路排水设施
面对特殊天气,为创造平安、顺畅的道路交通环境,我市交通部门全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市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利用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平台,向一线驾驶员发送恶劣天气信息,做到信息预警全覆盖。同时,抓好应急培训,指导企业强化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重点开展典型场景下驾驶员应急处置技能培训,全方位提升驾驶员应急处置能力。
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建立了集指挥调度、通讯联络、现场处置、安全保障、交通疏导等于一体的应急处置网络。以易发生水毁的路段、桥梁及各施工路段为重点,加大对路面排水设施和大小桥梁的附属设施、排水管道等的拉网式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做好公路排水系统修补、水毁病害抢修和路容路貌整治工作。
与此同时,针对当前公路工程施工高峰与汛期、旅游旺季叠加的情况,督导施工单位制定施工现场防汛抢险专项应急预案,重点检查临建设施、施工机械、施工用电等部位,发现并督导整改安全隐患。
接到特殊天气预警信号后,威海交通场站管理有限公司立即启动恶劣天气专项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强降水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全面保障客运中心(威海站、威海北站)的安全有序运行。(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林 仲艳楠 于新平/文 姚威/图 通讯员 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