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刚花,女,1940年10月生,威海市文登区宋村镇石羊村村民。“以孝正己 大爱无疆”,这是于刚花一直以来的人生信条。成家立业后,她悉心照料着婆婆,为老人喂饭、梳头……十多年如一日,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婆婆的老年生活。当独身一人的大伯哥患病卧床不起时,又是她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大伯哥的重担。她为子女树立起“孝”的榜样,做好子女人生路上的领路人,她对家庭的爱心和责任,温暖和感动了无数人。
结婚后,年轻的于刚花主动承担起照顾婆婆的责任,把婆婆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悉心照料。农忙时节,她白天下地忙农活,晚上还要回家伺候卧病在床的婆婆。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于刚花多年坚持在病床前看护着婆婆,为老人喂饭、梳头……十多年如一日,直到婆婆去世。为人儿女,在赡养老人的问题上,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孝顺不仅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她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婆婆的老年生活,她用自己善良的心照亮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她用行动诠释了“孝道”的真谛。
在婆婆患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的那段时间里,于刚花没有怨言,竭尽全力地照顾着老人。婆婆常常对亲友邻居们说“有这样的儿媳妇,是我前世修来的福气!”即便是在烧菜洗衣的间隙,她也要不时到婆婆的房间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生怕一时疏忽委屈了婆婆。一直到婆婆临终前,她都不曾有分毫的松懈,让婆婆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也尽可能舒服的度过。
将婆婆养老送终后,于刚花依然精心照料着患病的大伯哥。多年来,于刚花用自己的大爱赢得了周围邻居的一致赞誉。走进文登区宋村镇石羊村,拐进一条小巷,有一处低矮但被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宅院格外显眼。推开那扇院门,89岁的于富刚坐在房门口的轮椅上,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照在他的脸上,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一位多年疾病缠身卧床不起古稀老人。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弟媳妇——于刚花。
于富刚年轻时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终身未曾婚娶,膝下无子无女。年老后他患病卧床不起、无人照顾,这份重担就全部压在了弟媳于刚花身上,不管是做饭、洗衣,还是家中的大小事务全部由于刚花承担,小小的身躯担负起无限的责任与爱心,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大伯哥感受到家人的关爱。
在照顾大伯哥的同时,于刚花也没有忽视自身的家庭责任。她与丈夫共育有三个子女,在教育子女做人做事上一项也没有落下。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于刚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教育孩子,为他们树立了“孝”的榜样,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小就懂得了孝顺父母和善待他人。如今,子女虽然都已成家多年,于刚花与丈夫依然时刻不忘提醒子女们清清白白做事、廉洁做人。
于刚花有着远近闻名的热心肠和好脾气,每次邻居们遇到难事她总是第一个上去帮忙的人,有时邻里之间起了什么口角纠纷,她也总是耐心劝解,她总是说“远亲不如近邻”,一向与人为善,从来不和邻居们起争执,邻里关系多年来一直和睦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