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注民生

经开区:提早排查、做足准备,全面应对台风“梅花”

2022-09-16 编辑: 仲鹤

      受台风“梅花”影响,全市迎来大风降雨天气,自9月14日4时至15日6时,经开区平均降水量为82.7㎜。9月14日、15日,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副主任王清接连召开防汛防台风专题会议,对当前天气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并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对加强防汛防台风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经开区各部门单位按照防汛防风工作预案提早排查、做足准备,全面应对台风“梅花”。据了解,经开区共安排水库、塘坝、城区易涝路段巡查值守人员209人、值班机械设备38台,2682个雨水篦子打开并全部安放警示旗。146艘大马力捕捞渔船、405艘小马力捕捞渔船、353艘养殖渔船、315艘垂钓船均已全部安全返港避风,海螺湾休闲驿区、东浦湾海水浴场暂停开放,韩乐坊商圈正常开放并安排专人值班巡查。

      坚持预防为主,经开区利用台风到达之前的窗口期,在全区范围内迅速开展了一次全方位、拉网式、起底式大排查,重点排查7条河流、2座中型水库、10座小型水库、48个重点塘坝、51座桥涵、67所学校幼儿园、79个村居、7个码头、68处建筑工地,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隐患”。截至目前,已发现整改隐患风险点29个,对2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安排专人靠前驻防巡查,发现问题将第一时间预警处置。

      台风来袭,海上安全防范工作必须落实到位。为此,经开区第一时间安排包保责任人逐一通知督导渔船、养殖船、垂钓船,在9月14日20时之前全部返港。同时,加大对渔港码头巡查力度,严禁船只私自出海作业。

      在陆地防范方面,经开区对13处大型公园、68处在建建筑工地、9处景观绿化工程、12处易积水地带、136处地下车库、11处大型户外广告、3处危险挡土墙都进行逐一检查排除隐患,强化防范措施。

      针对道路排水管道、公园排水井等重点部位,经开区建设局加大巡查力度,对丢失、破损的井盖全部进行更换。同时,加大供电设施巡查维护,防止雨水浸过设施导致漏电,形成安全隐患。对易发生积水的路段、桥涵、暗沟、井盖、涵洞等关键部位,经开区建设局均已设置了警示标志,保障群众出行安全。

      目前,经开区对所有水库、塘坝均严格落实行政、技术和巡查“三个责任人”,逐一落实防汛责任措施,做到座座有人管、发现问题有人报、出现险情有人抢。

      为应对此次台风,经开区组织清理水库、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垃圾、树木和违章建筑,疏通排洪沟渠1300米,确保河道畅通、安全行洪。崮山、泊于两镇对崮山水库、泊于水库下游库区周边村庄居民进行逐户排查,确保遇到强风、泄洪时能够迅速反应、快速转移、有效避险。

      对于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督导工作也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中。经开区专门成立危化品、民爆、涉氨、电力、船舶5个企业工作组,督导企业补充应急物资,对可能发生问题的部位加强防御,做好强对流天气下的停产准备。同时,做好农业设施防范工作,加固农业大棚453座。

      自9月13日17时开始,经开区各级各部门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93支防汛应急队伍、2394名防汛队员全员在岗待命,防汛防台风物资、工程机械设备也已配齐配足,确保随时调用征用,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到位,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来源:威海经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