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港区

打通全域绿色“大动脉” ,临港区亮出生态“底色”

2022-09-22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在临港区,林泉河宛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
  这是全区的生命之河、景观之河和发展之河,它的背后,蕴藏着一段生态巨变:在“产城互动 三生共融”的理念下,2015年临港区启动林泉河湿地工程建设,自此,上游一期、二期工程相继建成,河面宽度只有二三十米,水浊、岸边垃圾多的场景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河、湖、坝、桥、洲、湿地、游园”多种元素,是人与水和谐共处、水与城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9月21日,林泉河西侧的东母猪河河畔机声隆隆,临港区河道综合整治项目正式开工,区内东母猪河、山马河、母猪河总长40多公里的河道即将进行系统整治,迎来“新生”,旨在形成区内主河道“一河清水、两岸秀色、三季花香、四季常青”的精致景观。
  主河道全贯通,打通全域绿色“大动脉”
  开工首日,记者在草庙子镇曹格庄村西侧看到,河道旁,挖掘机、运输车、施工人员忙碌不停,坝体清表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由于汛期刚过,河道水位较高、河底淤泥较厚,我们将采取铺设钢板的办法,保证挖掘机能进入河道施工。”威海水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明说,为加快建设,三条河道共设立三个分管项目部,50余台(套)大型设备同步施工,年底前将完成大部分清淤工作。据悉,该河道综合整治项目预计2024年下半年竣工。

  深度探访正在建设的临港区河道综合整治项目,会发现它不光有浅滩扩挖、清淤疏竣等大干快推的“大手笔”,还处处体现着精雕细琢。岸线整治、绿化景观、防汛路、拦沙坎、沿岸生态护坡、生产缓冲带……河底“大清扫”的同时,两岸也会迎来生态“大换装”。
  项目建成后,临港区将新增40多公里的“两岸秀色”,实现区内主河道全覆盖,打通全域绿色“大动脉”。可以预见,这里将成为城市环境持续升级的新引擎,为全区树起生态治理的样板,为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注入绿色新动能。
  一河碧水穿城过,拉开全域精致大框架
  一座城市的水环境,容纳着发展的潜力。河道整治不仅在防洪、改善城市生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为提高城市品质、提升联动水平、建设全域精致城市提供坚实的水生态支撑。

  一条林泉河,连接的是乡村与城市,贯穿了草庙子镇、蔄山镇、汪疃镇3个镇,临港区内清泉康谷样板片区、山河富春样板片区、麓源果乡样板片区被串珠成链。不久的将来,临港区河道综合整治项目建成带来的“溢出效应”必定是水美乡村的宜人画卷,是被保留和重构的田园风光、乡野情趣、历史文脉,是全域精致城市建设能级水平的提升。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临港区深谙此道。“我们坚持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质量’协同并进,坚决做到两个一体化,让全区主动融入全市一体化、各镇纳入全区一体化,通过统筹推进河道整治项目建设,擦亮全域精致图景。”临港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威海市临港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面规划、综合整治、因势利导、重点整治的思路引领下,临港区河道综合整治项目正朝着功能健全、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愿景迈进。
  “扮靓”水域生态,让百姓共享“绿色福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林泉河不仅仅是排涝、供水的“母亲河”,近年来,随着河道整治工程的推进,更多功能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
  如果说林泉河是一条“玉带”,那沿河的林泉河公园、亲水平台、交通桥、垂钓台无疑是散落其中闪闪发光的珍珠。翻翻临港人的朋友圈,林泉河公园是当之无愧的“顶流”,跑步、唱戏,听芦苇随风招摇、看水鸟低飞而过,随手一拍,都是一副人文、自然环境与地方文化和谐共融的画面。
  不久后,这样的画面在东母猪河、山马河、母猪河也将实现。健身步道、网红打卡地、生物栖息地……一系列居民可以歇歇脚的地方都将沿着河道葳蕤生长,让百姓共享“绿色福利”。
  值得一提的是,临港区河道综合整治项目本身就是一项重点民生工程,高标准、高品质打造。整治后,河道防洪能力翻倍提升,保障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看着村前的河道正在加快整治,临港区蔄山镇东申格村村民于树茂满心欢喜地拍了张照片发给儿子:“看看,门口这条河道动工了,以后你们下雨天回家再闻不到河道的臭味了!”
  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穿城而过的林泉河承载着离市民最近的“诗与远方”,也承载着触手可及的“景趣、水美、岸绿”的生态空间。临港区河道综合整治不只带给我们更多游玩、休憩的场景,更将延伸出一条生态与文化、景观与水利相结合的城市旅游带、经济增长带。(Hi威海客户端记者 于淑仪)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