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春晚舞台上火起来一首歌叫《中国娃》,歌手解晓东高声唱:“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那是80后的童年歌曲;
又过了一些年,大街小巷唱起:“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来自中国台湾的女生SHE组合唱出中国人的骄傲,那是90后的童年记忆;
相隔不久,“为你写诗为你静止,为你做不可能的事,为你我学会弹琴写诗……”是很多青年人的必唱曲目。那是一代人的青春印记……
中国字、中国话、中国诗歌……写出、说出、唱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当山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编写、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字 中国人》一书摆在眼前,我忍不住在飘香的油墨间,重新审视汉字之美。此时对于汉字的认识,已经不止于字面,更有人生的况味:
您看,一个“出”字,是两个山字组成,可以理解为困难总是一山又一山,坚持才是唯一的“出”路,只有明白了山外有山,不断攀登,才能有“出”头之日;再看“觉”字,学字头,下面是见识的见,也就是说,学习之后才能增长见识;“思”字,勤耕“心”上“田”,才会有收获——“思想”;“孝”字,上面是“老”的部首,下面是个“子”字,表示的是上下延续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信”字,一个人只有遵守自己说过的话,才能成为一个诚信之人……简单的几个字,在平时极为常见,静下心来认真书写时,才发觉这中国字里蕴含了太多“中国式”做人做事的道理。
汉字之美,美在横平竖直,横要平,内心正,做事才能公平公正。竖要直,内心安,要做一个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人,做一个敢于承担、勇于承担的中国人。
从小老师就跟我们说要好好写字,因为见字如面、字如其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一个人写字的形态和下笔的形态反映这个人的习惯、性格、品行等。比如,字迹粗犷的人,一般具有较强的能动性;字迹细小而规矩的人,性格也比较细弱;字迹棱角分明的人,可能知识比较渊博;爱写连笔字的人,适应性更强……您瞧,从简单写个字也能看出这么多门道,中国字是不是特别精妙?
回观《中国字 中国人》这本书,以汉字为切入点,由“建设新时代美德山东”的号召出发,紧紧围绕“自律助人”“孝老爱亲”“服务利他”“节俭绿色”“共建共享”“和合大同”六个主题,精选与之对应的107个汉字,每个主题选择17—18个汉字,并配以含有历史典故的优美国风散文,字里行间尽显精彩,细微之处劲见功力。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重温人文经典、感知中华文明、探寻中国精神,更需要在学好中国字、写好中国字、用好中国字上下深功,堂堂正正做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
你有多久没摸过笔了?你又有多久没好好写过字了?(特约评论员 李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