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22年威海好人榜

杜俊举:高校教师捐献造血干细胞,用大爱播撒“重生的希望”

2022-10-25 编辑: 于喆

杜俊举,男,1988年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周口人,2022年6月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威海)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后留校任教。在威海求学工作十四年,杜俊举一贯热心于公益事业,对人对事常怀善意和温暖。2014年5月21日,杜俊举签署了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意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2022年8月18日-24日,杜俊举赶赴济南千佛山医院完成了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一人道善举使患者获得了重生的希望。

一语承诺,八年守望

2014年5月21日,硕士二年级的杜俊举郑重签署了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同意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当天的QQ空间中,杜俊举写道:“存在的价值在于:有一天,有人会需要你,而你也知道,自己愿意那么做……”

2022年4月,8年后杜俊举接到通知,他的HLA与一名患者的低分辨分型相合,杜俊举当即表示愿意捐献,高分辨率采样、全面体检,一切都按部就班地进行。但由于患者病情不稳定,造血干细胞移植无法如期进行,第一次体检的结果也遗憾地超期了。患者病情稳定后,杜俊举于2022年7月8日进行了第二次体检。体检合格后,山东省红十字会正式下达了捐献造血干细胞通知书。2022年8月18日18月24日,杜俊举赶赴济南千佛山医院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好友得知此事后评价他说:“一如既往的沉默/​不向风雨诉说得失/​不与山海讨论生死/腰挎佩剑/​高举火把/​一个人/​以爱和自由为名/​日夜不息的前行。”

对于这次捐献,杜俊举感触良多。杜俊举说:“希望通过我的亲身经历,能够让更多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消除他们的顾虑和恐惧,也希望更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把生命的‘种子’播撒出去,带来更多生命的希望,而我也会在公益事业的道路上,继续尽我所能,发光发热。”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件事,熟悉杜俊举的人也一定不会感到意外,因为这一向是他的脾性。大学期间,杜俊举经高中老师牵线,长期与一名困难儿童保持书信往来,鼓励她不要妄自菲薄,要刻苦勤奋、自立自强。研究生期间,杜俊举还与曹凤珂、赵敏等同学一起,多次向四川大凉山区的贫困学童寄送衣物和学习用品。在担任院学生会科技实践部副部长、部长,校学生实践中心副主任、主任等学生干部期间,杜俊举尽心尽责,任劳任怨,为学生实践工作的开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博士期间,杜俊举常为师弟师妹答疑解惑,“不推脱、不敷衍、不发脾气不红脸”,杜俊举谦逊平和的态度也赢得了师弟师妹的尊重,谈笑间常被称为“小导师”。

“我若能说万国的语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这是杜俊举贴在办公室案头的一段话,或许在他的心里,没有什么比帮助他人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值得去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