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镇街新闻

蔄山镇:文化惠民有力度,也有温度

2022-10-28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图书通借通还、社区每月举办文艺活动、口袋公园每晚能跳广场舞……如今生活在临港区蔄山镇,群众能享受到越来越多便捷化、个性化、多彩化的文化福利,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

  构筑平台,让文化“融合”起来

  蔄山镇有约70%的居民来自全国各地,在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上存在诸多不同,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蔄山镇的答案是:搭建平台,让居民通过文化融合起来。

  由于辖区具有文化元素多、艺术种类丰富等特点,蔄山镇根据各个社区的自身特点,组织书画协会、舞蹈协会、曙光艺术协会等各类社团开展活动,为广大文艺爱好者搭建切磋、交流的文化平台,让外来居民与本土居民共唱一台社区文化大戏。


  居民张丽从内蒙古来蔄山定居15年了。她说:“晚上去镇政府东面的广场走一圈,热情的新疆舞、优雅的朝鲜舞、奔放的蒙古舞,一起跳出了震撼的效果。这几年的文化活动太丰富了,几个月下来都不重样。”张丽兴奋地介绍,今年蔄山镇的各类活动开展得很多,端午节手工制作粽子、中秋节制作月饼、庆“八一”文艺演出……对于家门口的这些活动,自家和邻居们都是忠实粉丝,几乎场场不落。

  围绕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思路,蔄山镇积极引导具有文艺特长的志愿者进社区、建社团、引社工,调动各个层面力量积极参与辖区的社会管理工作,涉及舞蹈、书法、医疗、教育等多领域,让蔄山镇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活跃起来,让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融合起来。

  打造特色,让文化“振兴”起来

  闹中取静,这是笔者10月11日踏入山马刘村记忆馆的第一印象。有别于馆外“幸福大院”的热闹,馆内琳琅满目的文物藏品,让人很快沉浸其中。

  “很多物件现在很少见到了,带着孩子来看看,跟她说说以前的日子。这些劳动工具都是我们年轻时常用的,保存下来,很有意义。”山马刘村村民刘玉刚说,家里不忙的时候,自己会到馆里当“讲解员”,给前来参观的人们讲讲过去的故事。


  2019年,村里正式发出了征集老物件的倡议。村民们积极响应,村委会院子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推车来送收音机的,有骑摩托来送板箱、送箩筐的……短短一个多月,山马刘村村民纷纷把家里闲置的老物件捐了出来,100多个沾着泥土气息、带着岁月印记的老物件汇到了一起。

  由于长年免费开放,山马刘村的记忆馆已成为当地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平台。一传十、十传百,记忆馆很快火了起来,周边村庄群众纷纷前来参观。馆中的一盏油灯有近百年历史,不仅是铁质的,而且有防风功能,现在已极其少见。捐赠者说:“现在已经没人用油灯了,放在自己家里,只能看着它慢慢锈掉,放到展示馆来,给大家看看,也让现在的小孩认识一下。”


  每年7月份,山马西瓜文化节都会在山马西瓜长廊举办。吃西瓜、看表演、赢大奖……西瓜节上,来自周边地区的游客、市民和村民既饱了眼福,又饱了口福。

  今年的西瓜节,蔄山镇政府组织百余户农户带着西瓜去展览,让游客免费品尝,同时还为游客和农户统一订购了遮阳棚、桌子和椅子,准备了精彩的文化演出。“政府搭台,老百姓受益,这是件好事,大家都争着、抢着去,明年我还带着西瓜去参加。”有8亩西瓜地和20多年种植经验的山马于村村民于辅聪说。

  全民参与,让文化与生活互动起来

  农家书屋建在人群聚集处、公益电影根据群众“点单”放映、一村一年五场戏由“送戏”变“种戏”……今年蔄山镇的文化惠民举措既有力度又有温度,把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

  10月10日,在蔄山镇秦权社区活动室里,书画爱好者们挥毫泼墨,创作出一幅幅书画精品。“社区经常开展书画类活动,让居民们有学习、切磋的机会,不但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同时也拉近了邻里间距离。”来自黑龙江的居民孙频说。


  今年,蔄山镇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了以农家书屋万场主题阅读活动、“花开临港石榴红·国潮经典传承”童趣活动以及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了“我们的中国梦”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每月通过网上平台发布文化活动2次,采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的方式,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享受文化“大餐”。

  为让居民更好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蔄山镇还在社区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城市书房、四点半课堂等一系列文化载体,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文化需求。一批创意优、接地气、反响好的公共文化服务措施出台,一个个剧场、一台台演出,在广大农村、社区点燃了文化自信的“燎原之火”。蔄山镇让文化成果惠及更多居民,全面提升了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


  “我几乎每天都来福鼎社区,在这里有免费的场地,有老师专门指导排练,我们的收获很多。”京剧爱好者李术兰说。文化活动带活蔄山的同时,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升,在蔄山安家的人越来越多,常住人口也大幅增加。同时,环境、活动、美食、健康养生等优势也在“反哺”着蔄山的文化建设。

  坚持“政府搭台、文化唱戏”,蔄山镇每年都组织各类文化艺术节、文化演出、文艺巡演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让群众参与进来,变“灌输”文化为手把手地“种”文化,提振了群众精气神,形成了上下联动、辐射周边的文化大格局。(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义岚/文 杨正/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谭立勇
  编辑:付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