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市民充分了解政府的惠民政策,市民政局特别推出“民政惠民政策问答——儿童福利篇”,一起去了解一下儿童有哪些福利和福利政策吧。
民政部门为哪些困境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
答:我市实行孤困儿童基本生活分类保障制度,保障对象主要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重点困境儿童。
不同类型的困境儿童如何界定?
答: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或者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儿童,按照居住环境的不同,分为机构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均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被撤销监护资格情形之一的儿童;或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被撤销监护资格、被遣送(驱逐)出境情形之一的儿童。
重点困境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经济困难无法履行抚养义务的贫困家庭儿童;或经诊断身体重残、患重病或罕见病需要长期治疗的贫困家庭儿童。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是指携带艾滋病病毒及患有艾滋病的儿童、父母一方感染艾滋病或因艾滋病死亡的儿童。
目前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是多少?
我市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2338元,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815元,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694元,标准排名均位于全省前二。
什么是“孤困儿童助学工程”?
答:按照《“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实施暂行办法》《威海市“孤困儿童助学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我市在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普通全日制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就读的大专、本科和硕士以及年满18周岁在中等职业院校就读中专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享受每人每月1815元基本生活保障基础上,民政部门为其发放每人每学年1万元助学金。
什么是“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
答:根据《山东省“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实施细则》,我市孤儿在报销其医疗康复费用自付部分后,对诊疗、康复、特殊药品、辅具配置、住院服务等费用按规定资助。孤儿每2年可享受1次免费体检。
对于困境儿童家庭存在监护困难,民政部门是否可提供代养服务?
答:根据《关于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代养工作的通知》,被认定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儿童家庭,可以申请代养,由威海市儿童福利院提供24小时的机构内专业养育、常规护理、教育、康复和普通医疗等服务,缓解困境儿童家庭在养育、护理、康复治疗等方面压力。(来源:市民政局)
民政部门为哪些困境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
答:我市实行孤困儿童基本生活分类保障制度,保障对象主要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重点困境儿童。
不同类型的困境儿童如何界定?
答: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或者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儿童,按照居住环境的不同,分为机构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
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均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被撤销监护资格情形之一的儿童;或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被撤销监护资格、被遣送(驱逐)出境情形之一的儿童。
重点困境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经济困难无法履行抚养义务的贫困家庭儿童;或经诊断身体重残、患重病或罕见病需要长期治疗的贫困家庭儿童。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是指携带艾滋病病毒及患有艾滋病的儿童、父母一方感染艾滋病或因艾滋病死亡的儿童。
目前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是多少?
我市机构养育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2338元,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815元,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694元,标准排名均位于全省前二。
什么是“孤困儿童助学工程”?
答:按照《“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实施暂行办法》《威海市“孤困儿童助学工程”项目实施方案》,我市在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普通全日制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就读的大专、本科和硕士以及年满18周岁在中等职业院校就读中专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享受每人每月1815元基本生活保障基础上,民政部门为其发放每人每学年1万元助学金。
什么是“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
答:根据《山东省“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实施细则》,我市孤儿在报销其医疗康复费用自付部分后,对诊疗、康复、特殊药品、辅具配置、住院服务等费用按规定资助。孤儿每2年可享受1次免费体检。
对于困境儿童家庭存在监护困难,民政部门是否可提供代养服务?
答:根据《关于开展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代养工作的通知》,被认定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儿童家庭,可以申请代养,由威海市儿童福利院提供24小时的机构内专业养育、常规护理、教育、康复和普通医疗等服务,缓解困境儿童家庭在养育、护理、康复治疗等方面压力。(来源:市民政局)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孙美玲
编辑:蔡 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