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我市精致城市建设一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的殷切嘱托,立足岗位、埋头苦干,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精致城市建设一线落实落地。
在市住建局精致城市建设科,工作人员正在抓紧编制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部署,让市住建局副局长梁晓东备受鼓舞。他表示:“我们要以人民为中心,更多考量市民的实际需求,让精致凸显在每一个细节上。”
我市不断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把更多公共空间、绿色空间留给人民。
连日来,一系列城市更新工作在陆续展开:15—20个中心城市重点片区更新导引将开始着手起草;新一轮的城市体检工作具体指标已基本确定,全市住宅小区将拥有“体检报告”……精致城市建设正继续推向纵深。
精致城市建设,离不开完善的路网配套。金秋时节,青岛路(平度路—珠海路)、海滨南路(仙姑顶路—华夏路)大修工程现场,建设者们正忙着对细节进行调整、查漏补缺。工程收尾在即,现场负责人谭程格外振奋:“工程完工后,将进一步提高通行条件,方便周边居民出行。”
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谭程的干劲更足了,“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参与者,我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撸起袖子加油干,用精致优良的工程项目,提升城市品质,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这几日,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空间规划科,电话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在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全市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数据库已基本成型,将为后续项目选址、布局提供“最优解”。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鞠云表示,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将全力发挥规划在精致城市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解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统筹推动各项规划设计工作,进一步畅通城市“微循环”,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把更多公共空间、绿色空间留给人民。
城市的精致、市民的幸福,基层社会治理至关重要。眼下,市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科的工作人员格外忙碌,他们正对全市1.5万数据资源目录汇聚管理、共享开放,为全市各领域业务场景提供数据支撑服务。最近,他们还多了一项重点任务——推动县级节点建设,探索搭建基层数据服务平台,加快推动数据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市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科科长张剑嵩表示,将和同事们一道,在加强城市数据中枢建设上下更大功夫,强化系统集成、聚焦数字赋能,进一步丰富应用场景,持续提高智慧城市治理效能。(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杨彩明 张宇/文 孙大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