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新区

高新区建设垃圾分类用房 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2022-11-08 编辑: 宋倩

      为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升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意识,威海高新区加大生活垃圾分类房、垃圾分类驿站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的同时,也促进居民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新风尚。

      “这个扔到可回收垃圾窗口,这个扔到其他垃圾窗口……”高新区山大宿舍小区是一个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老小区,去年,高新区将山大宿舍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除常规改造外,还建设了垃圾分类用房,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每天早上六点,都有热心居民和物业工作人员担任志愿者,帮助大家正确分类生活垃圾。

      高新区山大宿舍小区居民李爱华表示:“这个垃圾用房方便又卫生,每天早上六点到八点和下午六点到八点,都有专业的人在这服务。”

      刘远庆是这个小区的保洁员,同时也是垃圾分类指导员,垃圾用房投入使用以来,他说自己的工作是越来越轻松了,不光打扫的时候轻松了,指导垃圾分类也越来越轻松。

      山大宿舍小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房面积约70平方米,外部设置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4类垃圾投放口,用图文形式加以说明,醒目易懂。房外设有监控摄像头,房内还配备了排气扇、灭蝇灯、紫外线杀菌、垃圾桶冲洗等设备,能有效地避免生活垃圾产生的异味问题。

      山东上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物业经理于月友表示:“这个垃圾房从投入使用以来,我们对这个垃圾房要求的很严,对这个分类指导员进行了培训,垃圾房每天必须进行彻底地清扫和消毒,现在运行得挺好的。”

      除垃圾分类房之外,高新区眼下还在因地制宜地大力建设垃圾分类驿站,面积虽比垃圾分类房小,但功能一点儿不比垃圾分类房少。

      “每个小区特点不一样,别看它小,但功能非常齐全,有投放窗口,同时还有灭蝇装备,上下水,工具间,包括排气扇等。”高新区建设局环境卫生管理科李凯友说。

      高新区围绕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从健全工作机制、配齐分类设施、完善督导考核、强化宣传引导等方面入手,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营造“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李凯友表示,高新区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全区范围内垃圾分类房、分类亭建设,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因地制宜,成熟一个,推进建设一个,投入使用一个,让我们的环境基础设施更完善,人居环境更美好。”(来源:威海高新区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