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社会

大葱纪事

2022-11-18 编辑: 宋倩

文/威海市委网信办驻村干部 张晓凡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村合作社的百亩葱地猝不及防的撞入眼帘。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让这片山川田野的万事万物都镶上了一溜金边。徐志摩曾经热情赞美康桥之柳,如同夕阳中的新娘,那时的我觉得,眼前的这片大葱,就是我心中的山东美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诗经》里的齐国美人明眸皓齿、修长白皙,《诗经》外的山东大葱高大脆甜、生机勃勃。她们展现的是不同形态的美丽,蕴含的确是共通的生命坚韧与执着。这片齐鲁大地到底蕴含了怎样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把大葱高高托起,才能让人类幸福繁衍、让农耕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才能孕育出这样茁壮的、刚柔并济的美丽。

      大葱,是文明象征,更是每一个山东人的人间烟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东人的饮食文化里处处可见大葱的身影:“常食一株葱,九十耳不聋。”“如言山东菜,菜菜不离葱。”对我来说,小时候最期待的食物就是葱油饼,平日里早出晚归、忙忙碌碌的大人们是没空儿和面擀饼的,非得等到一个“月上柳梢头”、放学的周五傍晚,或者一个“新袍入嫩凉”、逐渐热闹起来的周末清晨,“无所不能”的父亲才会庄而重之地开始烙葱油饼这项“大事业”。面粉中加入一点盐,加热水和面搅成面絮,晾凉到不烫手再加入一点儿酵母和温水,揉成光滑的面团,饧面半个小时。趁这个时间,开始制作葱油酥,把大葱外面风干的沾上土的皮撕掉,清洗干净,葱白切段儿,再从中间切开成丝,葱叶切碎备用,油热后放入葱白丝、姜片、花椒小火慢慢炸香后捞出,做好的葱油倒入小碗,加两勺面粉搅拌均匀。饧好的面切成小剂子擀成薄片,抹上葱油酥撒上葱花和椒盐,从下往上一层层卷起来成长条,压一下擀成薄饼,最后锅中刷油放入饼坯,两面煎至金黄酥脆,这样葱油饼就做好了。

      彼时,小小的我捧脸旁观,一边祈祷时钟走得快一点、让饼也熟得快一点,一边感叹父亲的“神通广大”,居然记得这么多复杂的步骤。烙好的葱油饼既松脆又柔软,外壳松脆,饼芯儿柔软却有嚼劲,咬一口只觉葱香扑鼻,油香满口。这一口葱油饼,是我对父亲母亲的深深依恋,是我对家乡故土的柔情缱绻。二十年如一瞬,父亲默默烙饼的时光,是记忆中最幸福的模样。踏上了工作岗位之后,父亲还是会拾起自己的“家伙事儿”,烙好记忆中的葱油饼等待归家的我。

      如今,大葱成为了我与乡村共同“富裕成长”的桥梁。适应力强、生长快、产量高、味道好的“铁杆葱”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我也当起了大葱代言人,把合作社的大葱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销往各地。百亩葱田,生机勃勃,小小乡村,“葱”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