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将于2023年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乙类乙管”
打的是有准备之仗
而绝不是被动的放开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表示,我们密切跟踪病毒特点,研判疫情形势变化,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和药物供给,加强医疗救治和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等因素,都为我们调整新冠病毒感染的法律归类创造了条件。因此,调整为“乙类乙管”我们打的是有准备之仗,而绝不是被动的放开。
调整后防控措施的重点可以简要概括为“三重一大”:
加强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保护;
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学校等重点机构防控;
做好交通、物流、水电气暖等重点行业防控;
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疫情严重时,对市场商超、娱乐休闲场所、交通运输工具等,短期内可采取必要的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等措施,暂缓大型活动举办,压制疫情高峰。
山东:
拉平曲线 推后峰值
确保疫情防控平稳转段
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山东结合实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创造性提出要“把握节奏、控制进程、拉平曲线、推后峰值”,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确保疫情防控平稳转段。
山东省是人口大省,“一老一小”占比高,65岁及以上、14岁以下人口分别达到全部人口的15.9%、18.4%,而“一老一小”是受病毒影响最大的人群。
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不能一放了之、放任不管。“把握节奏、控制进程、拉平曲线、推后峰值”,既精准又务实,抓住了当前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的关键与要害。
山东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山东省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董亮:“ 山东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拉平曲线、推后高峰的策略是非常到位的,山东省是在一个相对比较平的阶段,虽然也是在高位,但是没有一个非常突然上升的局面,给我们赢得了非常宝贵的时间,很好地减少了重症的风险和降低死亡的风险。”
而我们每一个人,
都是保证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在当前形势下,
我们更要做好自身防护,
同时也要保护好身边的
一老一小、孕产妇、有基础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没阳、阳了、阳过、阳康该怎么办?
闪电防疫站整理出分阶段防护指南,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