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国际

纪录片《大泰山》今晚收官,山东卫视两集连播《能成其大》《国泰民安》

2023-01-03 编辑: 毕玲瑜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标识之一。泰山承载着自然之美、历史之美、人文之美,蕴含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重要纽带和精神家园。

      全景式4K纪录片《大泰山》共六集,每集50分钟,2023年1月3日19:30在山东卫视连续播出第五集《能成其大》、第六集《国泰民安》。

      第五集把泰山解读成一个坐标(地理坐标、文化坐标、情感坐标、心理坐标、民族坐标等),讲述了域外视角与泰山之间的故事、泰山的国际传播与影响,从而阐释了泰山的能成其大和包容万物。

      故事呈现方面,讲述了中国著名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与泰山的渊源,以及他和两位“泰山北斗级”国际大师的交往故事;

      讲述了泰山脚下年轻的“90后”们如何用青春的潮范儿展现古老泰山的故事。

      放眼全球,本集讲述了在美国出生的国宝大熊猫的故事,美国民众为其取名“泰山”,意为“和平、雄伟”,其实映射出他们对泰山的喜爱和向往;

      讲述了一战爆发后,法国人为留存世界多元文化建构的“地球档案”中,第一次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拍摄了中国最早彩色泰山照片的故事;

      讲述了利玛窦在其绘制的中国最早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中第一次标注出泰山的故事;

      讲述了欧美最知名的摇滚乐队之一——拉什(Rush) 乐队创作具有浓浓东方韵味歌曲《泰山》的故事。

      在日本,我们深入探寻,挖掘讲述了日本民间和皇室从古至今对“泰山府君”虔诚信仰的故事。

      福州市,光明港,2022年的端午节。

      每年端午赛龙舟,林师傅都有一项特殊的任务。从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他都要忙碌地准备龙舟饭,全村人聚在一起分享。这顿意义非凡的龙舟饭,设在一个特别的地方——泰山庙。

      纪录片《大泰山》第六集,讲述泰山文化在民间的传播。

      那些分布于中国南北不同区域的庙宇,它们曾是先辈信仰的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勾连起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并形成国泰民安的共同祈愿。因泰山文化而形成的庙会、建筑、风俗,经过漫长历史的积淀,成为中国人特有的标记和文化,直至今天仍深刻地影响着我们。

      第六集将带你去探寻漳州一条800年古街和古庙的前世今生,去解构山西万荣县东岳庙内被称为“中华第一木楼”的飞云楼,去欣赏先辈留给我们的艺术经典。

      “泰山石敢当”,是泰山文化在民间另一个最为常见的习俗。

      从彩云之南,到川西的羌寨,都能看到泰山石敢当的传统。它出现在澳门人来人往的大三巴、隐身于北京胡同,嵌于山西乔家大院的外墙上。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缅边境的耿马,有人曾在高山峭壁上写下“以戈待敌”和“泰山石敢当”几个大字,79岁的董大钦带领摄制组到大山里寻找。泰山石敢当所蕴含的历劫而不磨的无畏精神一直流淌于中国人的血脉。

      电影《卧虎藏龙》尾声中,章子怡扮演的玉娇龙在武当山纵身一跃。而小说《卧虎藏龙》中的玉娇龙,去的却是京西妙峰山。妙峰山位于北京西郊,距离市中心55公里,山顶有始建于明代的碧霞元君庙,庙会自明朝万历年间开始,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传统庙会。

      留存延续的传统和娱乐活动,大多已经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庙宇的节日变成了世俗的节日,这是文明延续的鲜活印记。

      先辈们祈求的,是对生活的期待和美好愿望,唯有国泰方能民安。

      六集大型纪录片《大泰山》由山东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承制。2023年1月1日至3日,山东卫视每天19:30播出,闪电新闻客户端同步推出,敬请关注。(来源:吾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