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文字“大家”、组工“行家”、党建“专家”,是“兰花绶草一般的高原组工人”,更是“实”字打底的真金干部!从柴达木盆地东南隅的小城都兰,到荒漠戈壁上拔地而起的新城格尔木再到省城西宁,朱治国用生命诠释了组工干部的本色,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的誓言:“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纵观他短暂而又灿烂的一生,“实”是他最厚重的生命底色。
他是勤勉尽责的实干家。他说“实事求是,是党性问题,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高寒缺氧的戈壁,风雪肆虐的灾区,穷崖绝谷的山沟沟……20多年的组工岁月,朱治国的足迹遍布青海各地。从牵头推动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到研究制定《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从提出并大力实施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到连日加班牵头制定并落实青海省村干部报酬调整方案;从谋划推动青海省“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到“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在每一个岗位,对待每一项工作,他都立足实际,担当务实,勤勉尽责。作为党员干部,要学习他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脚踏祖国大地,胸怀人民期盼,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他是心系百姓的实心人。他说“权力要用到老百姓身上”。他是百姓口中的“尕”书记,为了帮助陶北村建成乡村旅游小镇,让百姓走上致富路,他愿当那盏永不熄灭的灯,每天忙到半夜,毫无怨言。他是百姓心中爱岗敬业的“兰花绶草”,为了帮助玉树遭受雪灾的困难群众,他甘当不知疲倦的“孺子牛”,白天跟基层党员一起砸冰铲雪、搬运饲草,晚上连夜起草灾情考察报告,忙到凌晨五点。他的一生都在为群众的安危冷暖奔走。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为百姓出实策、办实事,把千家万户的事落到实处,交上“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答卷。
他是一身正气的老实人。他说“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他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也从未让同事、家人和朋友从他身上获得一丁点的好处。“零污染”是他坦荡纯粹的本色,当面恭维“戴高帽”的、打政策“擦边球”的、拿着“礼物”跑项目的,在他这里都行不通。作风朴实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家人朋友吃饭,都约在家里或者小馆子,一身运动服缝缝补补穿了好多年,常年加班连轴转,办公室里却只有一张简陋的行军床……这一桩桩、一件件,凸显的正是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广大党员干部要恪尽职守做老实人,表里如一说老实话,让朱治国精神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传承。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唐蕃古道驼铃响,日月山中日月长。茶卡盐湖倒映着的是天空和云朵,祁连山脉永远不会忘记的,是英雄和传说。(市委网信办驻村干部 张晓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