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荣成市

央视聚焦:西霞口——踏浪归来霞满天

2023-01-16 编辑: 威海新闻网·Hi威海新闻客户端
  1月1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播出《西霞口——踏浪归来霞满天》,用镜头讲述荣成西霞口村的发展故事,带观众感受渔家传统文化的魅力。以下为报道全文:

  
  在山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成山镇的东部,坐落着一个名为西霞口的渔村。村庄靠着大海,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海面,这幅美丽的画面让这里有了一个诗意的名字——西霞口。

  海边的成山头,是最早看到海上日出的地方。相传秦始皇曾东巡到此,看到红日出沧海时,不由发出“天尽头”的感叹。如今,这里已经建成著名的成山头风景区,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观沧海,赏日出。

  来这座海边渔村,自然少不了要尝尝海鲜。西霞口有这样一句俗语,“春天网虾蛄,夏天捞海螺,秋天收鲍鱼,冬天捕螃蟹”,可以说是一年四季丰收不断。

  如今,靠着海产养殖、海洋运输和旅游等产业,西霞口村集体资产超过60亿元。家家有汽车、人人住小楼的生活,是西霞口再常见不过的景象。

  靠着捕捞业发展起来的西霞口村人,并没有就此迷失方向,他们深知海洋的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必须及早转型,多几条腿走路。

  20世纪90年代,西霞口村人凭借自身处在船舶密集的黄金水道上这一优势,开办了一家船舶修理厂。当时村里有300多名渔民离船上岸,成了厂里的工人。

  西霞口人从头学起,从一无所知到精通各项技术。如今,每年都有国内外航运公司的200多条船在这里维修保养,修船厂收入超过2亿元。

  近些年,逐渐富裕起来的西霞口人,又把目光放在了海洋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上。

  2005年,山东省启动了渔业资源修复行动,开始以人工鱼礁为主的海洋牧场建设。西霞口村利用3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25万亩的天然海域,投入了100多万空方人工鱼礁,开始发展近海养殖。

  和其他地方不同,西霞口开展的是原生态养殖。海面上没有五颜六色的浮球,也没有成排相连的渔网。人们只是在海底礁石投放各类海产苗种,不做人工干预,让其自然生长。

  不仅如此,村集体还做出了十年内禁止捕捞的规定。经过努力,西霞口的海洋牧场海水达到了国家二类水质标准,成为了中国第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

  如今的西霞口,又把乡村旅游作为新的发展方向。靠着优良的生态环境、秀美的海上风光,以及浓厚的渔家风情,每年吸引着300多万名游客来到这里游玩,旅游收益达到4亿多元。(来源:《记住乡愁》)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毕玲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