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威海市立医院

急诊科里的“年三十”

2023-01-22 编辑: 孙美玲
  1月21日晚,除夕夜,正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在威海市立医院的急诊大厅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抢救室的大门开了又关,医护人员小跑着穿梭其中。对他们来说,在节日的坚守,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像平时一样,“年三十”,37岁的急诊科护士刘妍秀依然值守在抢救室救治急危重症病人,并负责转运和出诊。一进病房,她便热情地打起招呼:“张大叔,过年好!咱该换药了。”一顿熟练的操作下来,药很快换好了。

  “张大叔”的儿女都在外地,是一位没有家人陪伴的“三无”病号。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对他格外照顾,经常帮忙打水、喂饭、买水果等。刘妍秀说:“张大叔在急诊住了好几个月了,我们平时有空就会和他聊聊家常,让他心理上能宽慰一些。”

  过了零点,等候就诊的人还排着队,医护人员的脚步依旧匆匆。刘妍秀说,最多的时候,门诊病号量一天超过500人次,很多医护人员忙得顾不上喝口水。


  “让一下,快让一下!”一位50多岁病患突然感到胸痛难忍,来到医院就诊。医护人员一边疏散着人群,一边将其小心搀扶来到急诊。一旁的护士邹林锋说,“初步怀疑是心梗,但还要进一步检查。”详细检查后,最终确诊是主动脉夹层,这是一种很危急的情况,需要手术治疗。医护人员立即为其用上止痛药和降压药缓解疼痛,稳定病情,等待后续手术。

  接连救治几位重症病患,刘妍秀、邹林锋等人隔离服下的衣服已经湿透。刘妍秀说,虽然辛苦,但治病救人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每当看到心电监护仪上的一个个波形,我就特别开心。”

  凌晨两点,刘妍秀终于能坐下休息一会儿了。休息间隙,她说起对家人的愧疚。几天前和母亲视频通话,她还是没办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回家日期。“虽然不能和家人在一起,但想到求诊的患者也有等待着的家人,无论工作多苦多难,我都能顶上去。”

  在忙与急的状态中,急诊大厅迎来了大年初一的阳光。早上8点,结束值班的刘妍秀和同事交接好工作,也许下了新年愿望:“希望急诊科的病人,都能快快好起来,一起迎接温暖的春天!”(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曲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