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辛苦了一年的收入终于落入腰包,这个时候,要小心诈骗团伙出来“冲业绩”啦!这些常见的诈骗手段和套路,帮你避坑躲雷!
仿冒身份
通过伪装成朋友、亲戚、领导或机构单位等身份诈骗。
🔸手法:
电话、QQ冒充熟人好友
话术:
“过年好啊,最近出了点事儿,急需用钱,给哥们儿借点。”
🔸手法:
冒充公检法电话
话术:
“您好,我们是xx法院,我们查到您涉嫌洗钱,请到……”
虚假活动
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工具发布各种虚假活动,引诱用户参与。
🔸手法:
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
话术:
“求扩散!!我家小宝今年4岁,身高100cm……”
🔸手法:
发送带链接的诈骗短信
话术:
“您于除夕夜参加xx活动的照片已出,点击xx查看”
购物陷阱
通过各种虚假优惠信息、客服退款、虚假网店等实施诈骗。
🔸手法:
退款诈骗
话术:
“您在本网站购买的年货缺货,请留下卡号等信息,为您退款。”
🔸手法:
快递签收诈骗
话术:
“喂,我是xx快递的,您的包裹查不到具体地址,麻烦您再发一下。”
利益诱惑
以各种诱惑性的中奖信息、奖励、高额薪资吸引用户,引诱其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等费用。
🔸手法:
娱乐节目中奖诈骗
话术:
“您好,恭喜您获得《xxxx》节目幸运观众,点开链接领取新春奖品!”
🔸手法:
高薪招聘诈骗
话术:
“100强offer随你挑,只要xxxx保证金,到账年后马上有工作!”
牢记“防诈骗公式”
人物(陌生人or谎称被盗号的熟人)+沟通(各种通信工具,反正就是见不到面的)+要求(转账汇款,反正就是谈钱的)=诈骗!(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