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华田公园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清风徐来;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焕然一新,变身城市形象窗口;志愿者遍布街头,开展文明劝导宣传……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这些看得见变化,悄然改变着威海居民的生活,提升着辖区群众的幸福指数,赢得居民的称赞。
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就是实现群众美好生活愿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威海市高新区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的理念,把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到创建文明城市的方方面面,抓细抓实路口文明、老旧小区改造、园林绿化等重点工作,实现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人人共享,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出门见园 让城市更宜居
高端大气的综合性运动场映入眼帘,红色塑料胶粒跑道环绕着宽敞的绿茵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不远处的儿童娱乐场,滑梯、秋千、平衡木等设施应有尽有;还有全民健身广场,更是男女老少的“健身圣地”。公园内,绿植错落有致,整个公园空气清新,时尚舒适。华田体育公园,这一民心工程已经妥妥的成为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作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公园是体现城市品质、展现城市文明面貌的重要窗口。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高新区将园林绿化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相结合,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城市绿化、街头游园打造、裸漏山体修复,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景观,拓展居民休闲娱乐活动空间,营造优美舒适的绿化环境,“出门见绿,开门见园”的美好图景正在高新区逐渐变成现实。
改造提升 净化城市“细胞”
小区是城市的基础细胞,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最小单元。开展创建工作以来,高新区各居民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变化显著,卫生环境持续向好,居民素质不断提高,城市文明底色持续彰显。
黄家沟小区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属于“高龄”小区,由于开发建设年代较早,未进行自来水并网,一直以来居民生活用水来源于后山井水,既不安全又不卫生,且时常供应不足。同时,小区内还存在着路面坑洼不平、雨污管网堵塞、停车泊位不足等不少老旧小区的“通病”。
高新区坚持问题导向,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反复沟通,对影响小区生活、安全的各项问题应改尽改,从给水改造、路面硬化、绿化提升、亮化照亮、优化车位、智慧提升、地下管线提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治理提升,完善小区功能,改善居住条件。既保证绿化率稳中有序,又拓展了公共活动空间,提升了小区品质,受到了居民的由衷称赞。
“小区现在卫生搞得很好,楼道里外都干干净净的,大家的素质也提高了,重新规划的消防通道也让我们业主更有安全感。”看到小区的新面貌,业主们兴奋不已,联名给区里送去了锦旗。
2022年,高新区投资3.6亿元,改造20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1.4万户,改造规模、受益居民、到位上级资金数量均居全市前列。
路口文明 引领出行新风
小红旗、蓝马甲,已经成为出现在高新区重点路口的文明风景。酷暑寒冬,坚守的公共交通文明引导志愿者们都能有序分工、联合行动,开展文明劝导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工作。
“您好,请您退到人行道上等绿灯,谢谢您的配合。”“您好,麻烦将柜台挪到店里,不要占道经营。”在辖区多个道路交叉口、红绿灯路口、主次干道,志愿者劝导过往行人文明出行,对沿街商铺宣传走访,号召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共建共享干净、整洁、宜居的生活环境。
自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以来,90名志愿者每周一至周五早、晚高峰期,配合交警开展交通秩序维护工作,同时进行文明出行劝导、安全出行提示、交通引导咨询等志愿服务,为文明城市创建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高新区与爱心企业合作,打造了“公共文明引导”“关爱出行”志愿服务项目,坚持项目化运作,持续提高公共文明引导服务水平,让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项目成为维护交通秩序,增强文明交通意识,提升志愿服务氛围的有力载体。
车辆主动礼让行人、行人过马路文明有序、大街小巷车辆规范停放……路口文明已经成为高新区创建文明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来源:文明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