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威海市立医院众多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他,每天与显微镜、试剂、先进的检测设备等打交道;他,在医院中心实验室里,从事着不被更多人了解,却又非常重要的科研和临床检验工作……他,就是威海市立医院中心实验室副主任、主任技师刘鹏。
自201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至今,刘鹏潜心研究领域,对一道道医学难题刻苦钻研,在“精准医疗”的发展道路上始终砥砺前行着。
紧跟前沿 逐梦前行
梦想是一种不显山露水的执着;是一种不惧风不畏雨的坚忍;是一种不图名不图利的忠诚。自从医以来,刘鹏始终秉持着对医学科研的痴迷,在医学研究领域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说起能够从事医学研究工作,刘鹏说是他打小就有的梦想。在考上医学院校后,刘鹏坚定地选择了医学科研之路。毕业后,刘鹏先是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助理研究员,之后又来到威海市立医院中心实验室担任主管检验技师。但无论是读研期间,还是在北京、来威海,他都始终坚守在医学科研一线,默默地辛苦耕耘着。
搞科研是一个寂寞而又艰辛的旅程,不仅需要科研人员全神贯注地去思考、去观察,还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做科研就是探索未知,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刘鹏认为,搞科研虽然辛苦,但当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时,会有说不出的快乐和幸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开展医学科研以来,他参与发表SCI收录杂志论文20余篇、中文期刊文章多篇,获得发明专利2项。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参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2020年荣获第七届威海市青年科技奖,入选2020年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目前他还兼任山东省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细胞治疗技术与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临床医学专业分会委员,延边大学和滨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
潜心耕耘 探索未知
科研首先应为临床服务,为患者需求服务,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深知这一点的刘鹏,给自己提出的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为患者提供精准医疗服务。
在科研工作方面,刘鹏一直从事于微生物感染与固有免疫反应防御机制方面的研究,目前他正在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早期阶段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变化、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胃组织细胞标志物的筛选及机制研究等。“我原来是做造血干细胞研究的,特别关注的是中性粒细胞,这为目前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刘鹏说。
“我们现阶段的研究,虽然整体效果还没有显现,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有几篇论文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还获得了两个国家专利。”刘鹏介绍,论文主要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过程中,跟中性粒细胞、胃组织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探讨和讨论,而获得的两个专利的研究点也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疫情初期,作为中心实验室的科研组,刘鹏与同事们随时关注国际国内的科研报道,并与中心实验室的其他部门一起,联合临床一线医生,针对疫情防控、实验诊断、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了系统研究。
他们通过研究所在地发生的特殊病例,发表了一些非典型病例的首发症状、标本取材部位对检测结果影响的相关文章,并刊登在了Gut、Microb Pathog等专业杂志上,这些研究报道不仅扩展了大家对病毒的认知,也标志着威海市立医院多学科的科研合作和研究型医院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近几年里,在临床检验工作方面,刘鹏主要完成了细菌的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实验、真菌的检测鉴定分析、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布鲁氏杆菌抗体检测、腹泻病毒抗原检测、厌氧菌的培养鉴定及药敏分析、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及毒力分型实验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都为临床精准诊断、个性失策和精准治疗提供了强有力依据。
医者仁心 坚守初心
做科研工作,需要研究者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过硬的技术。对此,刘鹏一直没有间断学习,研读文献、学习相关前沿知识,日常他还积极参与临床沟通、疑难样本的复检和分析工作以及疑难病例的分析讨论活动等。
如今,他熟练掌握了飞行质谱鉴定技术、核酸提取技术、细菌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技术、多重耐药菌鉴定以及药敏技术等,非常熟悉本专业国内外发展趋势。
在深耕科研的同时,刘鹏还负责实验室科研管理工作,指导本科、硕士研究生。在此基础上,他还协助所在团队创建了威海市重点实验室(医学微生物和免疫学)、威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医学海洋微生物与健康)和区域精准医学检验中心,联合本院其他科室共同创建了国家个体化医学检测试点单位临床合作基地、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疫情发生后,刘鹏更是积极响应医院党委的号召,踊跃报名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参与了方舱实验室核酸检测队伍的组建,作为领队,在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刘鹏还认真负责组织队员学习培训,统筹安排队员吃住行……此外,他还到过省内其它地市进行支援。
“搞科研工作务必要严谨、细心,来不得半点浮躁和马虎,而且只有坚持不懈才会有所获。”谈及医学研究,刘鹏这样介绍自己从事科研的心得。(鲁增林 周广德/文 商承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