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际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开局之年,新春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做重要讲话,在新征程的“关键节点”给党员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上了一堂充满战略远见和哲思智慧的课,鞭策广大党员干部用好“辩证之法”“善其事”之利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科学把握“时”与“势”,在审“时”度“势”中走好新时代奋进路。“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之事。”审时度势是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千缠百结的问题时看清方向和把握时机的“金钥匙”,是我们在重大历史关口或重要历史节点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的“晴雨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党员干部既要增强历史自信,看到、看清、看懂“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个大坐标、大视角、大背景,增强定力和底气、决心和信心;又要保持历史耐心,“与时推移”“因时制定”“因机而变”,乘势而上、因势利导、审势而行,把握战略主动,将时与势牢牢掌握在我们的手中,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锦绣前程。
正确对待“下”与“上”,在向“下”扎根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把陕北的老乡当成自己的亲人,把陕北七年当作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他在开班式上强调,“要加强能力提升,让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党员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沉下心来用情用力,扑下身子履职尽责,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表扬批评都要听,“身入”基层、“心到”基层,听真话、查真情、干实事。把基层一线作为向群众学习的“大课堂”,作为淬炼本领的的“大考场”,在基层的山水万程中步履不停,用一滴滴汗水收获一季季丰收,汲取向“上”成长的磅礴力量,跑出成长的“加速度”。
统筹兼顾“想”与“干”,在敢想敢干中让伟大事业“始于梦想”“成于实干”。思是行之始,行是思之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关系”,反复提到探索创新与担当作为两组词,为当代的仁人志士,继续上下求索,进行各种尝试,指明了方向。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发扬中国人民所具有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以敢入虎穴的闯劲、笃信笃行的倔劲探索创新,以坚韧不拔的韧劲、奋勇争先的拼劲担当作为。想明白“为什么干事”,搞清楚“怎么样干事”,把握好“干成什么事”,不躲事、不怕事、不推事,敢啃硬骨头,敢接烫手山芋,一心一意干实事,全心全意干好事。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言: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让我们乘着这股开局之势,将“善其事”之利器,深刻融汇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生动实践中!(威海市委网信办驻村干部 张晓凡)